为何国内银行保险机构在区块链金融布局上略显谨慎?

2016-10-10 06:13:11
为何国内银行保险机构在区块链金融布局上略显谨慎?

在全球,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科技领域掀起一股热潮,大量的资本公司和银行都在热情拥抱区块链的研究以及注资研发区块链技术的初创企业。市场早已在对区块链如何改变银行业,如何改变保险行业等进行了种种猜想。
 
IBM宣布与中国银联正在联手创建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银行卡积分交换平台。在此之前,阳光保险就曾推出了基于区块链的保险卡单,众托帮也将互助保障计划的会员信息写在区块链上。
 
虽有应用,但是与欧美相比国内区块链技术还是相对落后。在IBM最新调研报告中显示,未来四年全球约66%的银行将拥有颇具规模的、可实现商业化用途的区块链金融技术。
 
究其原因,欧美大型银行纷纷在区块链金融技术领域投入巨额资金。去年,区块链成为美国风险投资领域获得最多融资额的板块之一,募资额突破1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投资最多的,是摩根大通、花旗等传统银行机构。
 
相比而言,国内银行保险机构在区块链金融的布局方面则显得相对谨慎。除了平安集团等少数金融机构加入R3分布式分类账联盟,多数银行保险机构对区块链与传统金融业务的融合,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
 
国有大型银行电子银行部主管指出,国内银行保险机构态度谨慎背后,一方面是相关部门尚未出台区块链金融的相关操作指引,他们担心现在的努力可能因为政策变化而半途而废;另一方面,当前区块链与传统金融业务的融合尚无成功案例与可行模式,高层倾向先观望为主。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已经经过了技术创新的阶段,目前处在区块链技术与行业快速融合、实施落地的阶段。在行业及企业应用领域中,技术上的困难基本都可以通过系统工程的方法找到解决方案,已不再是制约区块链发展的瓶颈。”布比CTO王璟认为。
 
在不少金融业内人士看来,通过全新的交易与溯源模式,区块链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信用体系,势必对传统金融业务构成不小的冲击——在传统金融业务模式下,任何金融交易服务所涉及的信用评估,主要由银行保险机构自主评级,以贷款业务为例,在客户申请贷款时,银行需要根据客户以往还款数据给客户一个信用评级,以此确定是否给予贷款以及确定贷款利率的高低,与此应对的是,银行面临客户信息收集涉及面广、环节多、链条长、信息不完整、数据不准确、成本高、决策程序冗长等操作痛点。
 
在区块链金融模式下,它一方面通过链接密码保证借款方信息数据安全且不能篡改,另一方面将每笔贷款还款信息程序化记录、储存、传递、核实、公开,因此信贷双方可以随时得到以往完整的信贷记录和信用状况,最大限度避免金融机构主观因素对信用评级的影响(降低道德风险发生概率),从而构建出一种低成本、覆盖面广、安全可靠、公开透明的信用体系。
在他们看来,一旦区块链的信用创造模式在金融领域得到大范围普及,势必颠覆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主导的信用评级生态圈,这也是不少专业学者认为区块链金融将颠覆传统金融业务的主要原因之一。
 
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曾表示,目前区块链新兴科技属于初期发展阶段,未来会革新整个金融业传统的基本架构。
 
具体而言,由于区块链具有交易去中心化、分布式处理等特性,因此可以提高保险交易双方的交互性,并降低中间渠道成本,模式不再依赖于保险中间商或中介。
 
万向集团副总裁,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发起人肖凤也曾表示,“区块链技术和欧美比较虽然落后一些,但落后的时间可能不像其他的技术落后的时间这么长,有那么一两年的时间差。但是我们看见最近一年时间,区块链在国内越来越重视,它会加速技术成熟的进程。”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则认为,区块链技术所形成的新金融业态,将对传统银行业务构成三大挑战,一是支付功能;二是信用中介功能;三是信用创造功能以及整体金融服务的功能。
 
或许是感受到区块链金融的冲击,不少欧美投行纷纷迅速拿出应对策略——师夷之长以制夷。比如花旗银行在区块链基础上,试水名为“花旗币(Citicoin)”的加密货币;瑞银集团则在伦敦成立了区块链金融研发实验室,探索区块链在支付结算等方面的应用。
 
相比而言,国内银行的动作似乎慢了一拍。但在上述国有大型银行电子银行部主管看来,尽管尚未涉足区块链金融业务,国内不少银行已经闻风而动,开始与区块链金融研发机构私下接触,了解其业务模式与最新前沿技术发展趋势。一批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国内银行保险机构,正悄悄借助区块链金融实现弯道超车的目的。
 
近期,微众银行与华瑞银行联合开发了一套区块链应用系统,可用于两家银行微粒贷联合贷款的结算、清算。
 
按照传统的做法,交易和资金结算是分开的,双方银行各自记账,银行交易完成后,双方银行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账。因为数据是由对手记录的,双方无法确认这个数据的真实性。但在引入区块链系统后,区块链技术可纪录比特币的所有权和交易活动。与银行目前所使用的系统相比,使用这种软件进行的交易活动将可变得更快、成本更低和更容易进行。
 
一位微众银行人士坦言,若这项业务得到普及,微信银行可能迅速普及自己的微粒贷业务到各个合作金融机构,并迅速做大市场规模。
 
源于区块链数据的真实性和难以修改的特点,智能合约的出现有利于简化保单理赔处理流程,降低处理成本,降低索赔欺诈的概率。此外,可以进一步保障用户权益,提升客户满意度。阳光保险已经推出了国内首款具备区块链特性的微信保险卡单,价格为每份60元,可使用20人次,每次可获得高达200万元的航空意外保障。除了具备即时投保、即时生效的特点外,这款打着“区块链”标签的保险产品充分考虑到互联网保险互动的需求和场景需求,购买者可随时随地通过微信发红包将航空意外险赠送给即将出行的亲友和客户;导游可发红包至微信群让旅行团成员们即刻投保;业务员可发红包让客户迅速体验保险产品……依托多方数据共享的特点,该产品可以追溯到从源头到客户流转的全过程,各方不仅可以查验到卡单的真伪,还便于后续管理、理赔等。
 
在多位金融业内人士看来,当前国内传统金融机构对区块链金融的布局,主要还是聚焦在提升客户服务体验与优化系统处理效率层面,相比而言,欧美大型金融机构已经运用区块链金融技术构建全新的支付、信用评级、信贷业务等金融服务生态圈。
 
“或许,传统银行保险机构不希望自己成为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牺牲品。”一位国内银行技术部门人士表示。他认为区块链金融要颠覆传统金融机构生态圈,还为时尚早。毕竟,区块链金融仍无法创造更完善的风险定价体系。
 
“这也是区块链金融发展的最大瓶颈。”这位国内银行技术部门人士表示,如果没有风险定价能力,即使交易各方通过区块链平台获取更全面透明的以往交易信息与信用状况,也不知道如何定价化解未来潜在的各类风险,导致区块链金融未来发展很可能集中在支付、信用收集、记账等环节,最终沦为传统银行保险机构提高业务服务效率的工具。这也是欧美大型金融机构频频股权投资区块链金融研发机构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们的意图,就是将区块链金融最新技术成果转化为传统金融业务自我创新的路径。
 
相比而言,国内银行尚未采取类似的策略。国内银行布局投资受到了很多政策制约,一方面银行机构基于稳健经营的需要,不大会投资那些处于技术研发阶段的区块链金融研发机构;另一方面国内银行法规尚未允许银行直接股权投资企业,也让银行对区块链金融机构投资只能敬而远之。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传统银行保险业向互联网进军是必然,而通过区块链技术的“改造”,回归传统行业最初的互助本真将成为大势所趋。现在我们能做的,是与某些区块链金融机构开展沟通,先探讨某些具有操作性的区块链金融业务,等待政策放开后再尽早布局,让自己走在行业变革的前沿位置。

转自:https://www.gongxiangcj.com/show-22-2220-1.html

OKEX下载欧易下载OKX下载

okex交易平台app下载

下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