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媒链谈】韩永飞:观念 技术 应用 资本 区块链需四轮驱动

2018-10-11 08:58:11
【百媒链谈】密码学专家韩永飞:观念、技术、应用、资本,区块链需要四轮驱动

区块链是大数据的典范,也是密码学的强大分支。风雨洗礼后,未来区块链能带来哪些改变?技术从诞生到落地,存在哪些瓶颈?要在区块链的赛道上带动实体经济抢跑,人才如何储备,资金如何发力? 10月9日下午2:00,链天下《百媒链谈》第20期,邀请密码学专家韩永飞,从专家转身创业,为您带来行业的全方位解读。以下为采访实录整理,嘉宾本人已确认。
 
【百媒链谈】密码学专家韩永飞:观念、技术、应用、资本,区块链需要四轮驱动  区块链是大数据的典范,也是密码学的强大分支。风雨洗礼后,未来区块链能带来哪些改变?技术从诞生到落地,存在哪些瓶颈?要在区块链的赛道上带动实体经济抢跑,人才如何储备,资金如何发力? 10月9日下午2:00,链天下《百媒链谈》第20期,邀请密码学专家韩永飞,从专家转身创业,为您带来行业的全方位解读。以下为采访实录整理,嘉宾本人已确认。    密码学专家韩永飞  韩永飞,英国伦敦大学密码学博士,曾任德国马普科学院教授,法国GEMPLU首席科学家,ICICS、 ACNS、Intrust三个国际会议创立人和指导委员会成员。新加坡Anda+链创始人,第四至十二届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评审组电子信息组组长之一,和沈昌祥院士一起领导了中国可信计算系列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其算法被收集在国际著名工具书、国外教科书《应用密码学手册》中,2005年被NEWS WEEK评为“全球新一代IT领导”七人之一。    “很高兴选对了朝阳产业”  链天下提问:韩老师,您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从事与区域链相关的研究和开发,后来又创办企业。您的学习和创业经历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不能简单分享一下在不同人生阶段,您所面临的选择和有意思的片段?由科学家向企业家的转身中有哪些不一样的感悟?    韩永飞:我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参与密码学研究时就进入了(区块链)相关领域,大学本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的是硬件,研究生学的是软件和人工智能。到国外之后,学的是密码学,在密码学中,我们一直关注的一个分支就是数字货币,之后中本聪出来了,比特币成为我们一直关心和研究的内容。工作后一直从事计算机互联网网络空间安全和区块链。  我的感觉是,当今时代,一个人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选择,跟过去的传统观念不太一样,选对了天天是朝阳,选不对呢,就会遇到一些来自行业发展中的困难。至今,我很为自己的选择感到高兴,因为一直是朝阳产业。  当然,搞科研同做企业面临的挑战大不相同。我已经做企业有20多年。企业是面上的挑战,科研是点上的挑战,企业甚至是全方位的挑战,企业的战略选择同科研选择不一样,它涉及的变量更多、变数更大,比如说涉及到产业前景、法律法规、投入产出、团队能力。也不是像有人说的钱多万事成,这可能是一个误区。  当然在不同的国家办企业面临的环境,法律环境、商务环境、人文环境都不一样,技术条件、技术环境其实也不一样,面临的困难也不一样。我们现在多国办公司,面临的问题更多,挑战更大,这都是我们每天需要面对的。每一个想创业和要投身创业的人,事先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够打有把握之仗。  中本聪的两条最重要贡献——共识与挖矿  链天下提问:您是在什么情况下接触到比特币?当时有没有进行相关的研究?   韩永飞:比特币是一个电子密码货币,而比特币系统则是技术。戴维•乔姆开拓了数字货币这个领域,因为数字货币处处离不开密码,而它对密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这是搞密码学的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当然你要搞比特币,搞电子密码货币,如果只会密码学也不够,因为它涉及到其他很多方面的知识。  还有一个就是,比特币虽然在2009年才上线,但比特币的相关技术,在80年代初做的基础性工作也就是Koblitz曲线,因为到目前为止,中本聪及他的团队,后续的人用的都是Koblitz的椭圆曲线,而没有用NIST曲线和NSA曲线。  比特币系统,目前看也是很成功的,至少它影响是很深远的,就是说比特币和比特币系统给后人树立了一个标杆和样板,大家可以沿着它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思想继续创新和开拓,我们在这个领域里边其实一直跟着走了。比特币系统我还是比较熟悉的,在2009年公布这个系统的时候,我们也大致看了一下源程序。我当年曾经发表过一个评价,说他巧妙地利用了已有的技术,天才性地构造了一个比较完美的系统。  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我总结过中本聪对于区块链的贡献主要有两条,一条是过去被分布式系统理论证明不能实现的共识技术,被中本聪以奖励的方式实现了共识,也就是有条件地实现了共识,这是他第一个巨大贡献;第二个巨大贡献就是设计了一套以自有矿源为基础的挖矿系统,这两件事情是中本聪在比特币中作出的核心贡献。  量子计算对密码学的威胁并不大  链天下提问:密码学对普通人来说很神秘,但大多来源于影视剧。您是密码学专家,能不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密码学与区块链的关系,密码研究能够为区块链产业带来什么?有一种说法是,量子计算将会攻破区块链,您能为我们通俗地解释一下吗?  韩永飞:密码学是区块链的基石。可以这样讲,没有密码学,区块链就不会存在也不会发展。密码学的进一步研究可以使区块链产业发展得更广和更深入。  比如说中本聪在比特币中用的笔名技术,通过笔名可以最终确认找到你。密码学还可以提供匿名技术或者实际认证技术等等。密码学目前在区块链里是离不开的。当然从发展来看也是离不开的。虽然有人说过量子计算出来之后,当然实际上在量子计算机开始通用时,现在的密码学会全部被攻破了。这个观点不完整。  量子计算可以破译现有的一些密码,仍然只是理论的推导和论证。实际的量子计算机破译密码,还应该是很久以后的事。即便这种论证将来证明成立了,也不是说对现有的密码全能破译,只能是其中一部分。  量子计算机出现以后,搞密码学的人发现了抗量子计算,国际上有一本书,是Daniel J. Bernstein等人撰写的《抗量子计算密码》这本书早就有了,国内有翻译的,它把抗量子密码归笼起来,说明抗量子计算密码的原理,为什么能抗量子计算。虽然量子计算机只是在实验室出现,为了振奋人心,真正能不能用还需要实践来检验。比如AES、Hash就不太受量子密码的影响,量子计算对这些密码的攻击不太有效。  同样大家都关心的是公钥。因为在区块链里大家使用了RSA、ECC进行了数字签名,这两样东西在量子计算出现之后,比较容易被破译。量子计算目前有两种方法来破译,有一种只是使密钥的长度减少一半;还有一种方法会攻击更快,但目前只在实验阶段。丹尼尔几个人写的这本书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我认为,从总体上和全局上看,量子计算对密码学有威胁但不是很大。区块链由于用到了大量精选的密码学,所以,并不会对密码学的攻击造成多大影响,比如对Hash没什么太大的影响,如果对ECC有影响,更新成抗量子分析的密码就可以了,现在有很多,例如已经申请专利,实现商用化的NTRU。因此,量子计算会给密码学的使用带来一些问题,但是是可以克服的问题。不仅区块链,整个密码学界都需要克服,已经有大量的克服措施。但这需要抗量子计算与密码学对抗,密码学公布之后要经过至少6年理论和实践的验证才可以,并不是轻易肯定和否定的。  “长远看,区块链是一个值得投入的领域”  链天下提问:我国的区块链技术处于什么发展阶段,面临哪些发展机遇和挑战?目前能够沉下心来进行区块链底层技术研究的人比较少,更多的人趋从于投资,炒概念,挣快钱,您认为区块链要得到健康发展,需要怎样的资金支持?如何理顺关系,吸引更多人才进行技术研究?  韩永飞:从全球来看,区块链技术仍然在从少年走向青年的阶段,当然已经开始步入青年了,机遇非常多,挑战也非常多,如何解决公链的安全、效率、应用、智能、可信和用户体验六大要素,我从前几年就开始讲,这是整个区块链面临的挑战,全球也在努力,但是突破仍然比较少,或者说我们概念上的创新非常多,技术上的支撑相对少一些。  区块链要突破,至少要解决三点问题,第一个是观念问题,区块链是很美,但还不完美,我们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让它变得更美,区块链目前不宜拔得过高,拔得过高,就有人把它看成洪水猛兽,其实去中心化这个词,我说翻译的不是特别准确,它应该是多中心化或者分散中心化的概念,可能去中心化也不完全符合中本聪的本意。  我们观念上也一定要实事求是,区块链不是洪水猛兽,如果我们拿区块链去碰撞体制,那可能就会阻碍它的发展,因为区块链是在不伤害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情况下,来保证每个人的利益。这是一个从实际出发的观点,没有这样一个实事求是的评价,就会产生误导、副作用,或者自我伤害,搞的很多人很戒备和警惕区块链,这样对产业环境技术环境的发展极其不利。  第二,技术要突破,区块链大家讲来讲去,有人说通证是关键,有人说其他方面是关键,中本聪奠定了区块链的基础就是我刚才讲过的那两条,有条件的是实现了共识技术,另一个是自带矿源的挖矿系统,这两条是他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两条也可以改进和突破,所以从这条我们也能看到出来共识是区块链的灵魂,是区块链的关键,关键技术上要想取得突破,首先要在共识上突破,共识上不突破,其他的都得不到有力的支持。  目前公开略有不同的共识技术,应该有40多种共识算法,但是仍然可以找到其中的不足。现在全世界共有三大权威密码会议,美密、欧密、亚密,今年欧密会上,发表了四篇文章,我们知道这三个会议上发表文章比杂志上更困难,所以我们这个行业公认这三个会议,杂志上文章也认,但没有这三个会权威。因为在这个行业,在这三个会议上发表文章,困难系数更大。  共识技术严格讲不属于密码学的范畴,但是共识技术由于和区块链连在一起,很多搞密码学的人也在研究共识技术,区块链本源就来自密码学,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许多学科,变成了比较独立的一个分支,当然这个分支又有点回归密码学的状态,从欧密今年录用的四篇文章就可以看出来。  这40多种共识算法呢,严格讲,都不是很理想,我们知道理想的共识算法应该支持大规模应用、保证安全、提高效率,并且做到智能化,同时让所有使用者感到可信,用户体验应该很方便,即使比特币和以太坊和现有的公链系统离这六点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大家都在不同程度、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向这六点进行努力,当然完全突破性的公链,现在还没有见到。  要在共识算法上有巨大的突破,才能够把整个公链带起来,当然联盟链和私链,共识算法在里面不是关键的因素,我们主要讲的是公链,在国外谈区块链,一般是指公链,在国内谈区块链,公链、联盟链、私链都包含在内,现在更有一个倾向,以联盟链为主,其实这个和国际上是有一定差距的。  第三个是应用上要有突破,应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技术只是其中一个问题,关键还涉及到法律法规,投入产出的传统计算,以及产业环境、大家的应用需求等等许多问题,我们现在没有大规模的应用出现,和这些因素都有关,当然和技术也有很大的关系了,技术要解决这些问题轻而易举了,其他事情做起来相对容易一点,当然也需要努力。  还有一个是资本问题,观念、技术、应用、资本是区块链的四个轮子,而资本是主动轮,有资本的注入,其他三个轮子才能运动。现在进入熊市,资本的相对投入会谨慎一些。长远看,区块链是一个值得投入的领域。  我一直再讲,前30年我们都再上网,后30年,我们不得不上链。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技术改变生活、改变行业,当然最终是改变社会,大家看一下互联网对社会的改变有多大,如果我们还处在农业社会或者工业社会,那肯定有的观念和目前的发展就会不合拍、跟不上,资本的投入会推动行业的发展,现在的熊市不意味着资本放手了,资本永远在寻找机会和突破,可以预见大规模的投入肯定会到来。  技术要过四大门槛,人才要安心做冷板凳  链天下提问:技术人才也是保障区块链研究的重要智力支持,韩老师还有什么建议呢?  韩永飞:区块链相关的领域已经研究多年了,但区块链作为一个单独的专业,目前国内外设置的很少,有一些的课程,个别人带区块链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了。但是,区块链作为一个专业还没有设置。相对的,区块链的人才就比较少。所以区块链也是很综合的学科,需要懂分布式系统、计算机网络、算法、人工智能、社会心理学和金融学、货币学、证券学等。  比如中本聪这个兄弟呢,他熟悉货币学,但不熟悉银行学和证券学,所以他设计的方案里边就没有考虑到银行和证券的问题。所以当交易所进行交易的时候,银行业内和证券业内出现的问题在交易所里都出现了,比特币本身安全性没有太大问题,基本上经得起考验了,但一进交易所,出现了丢钱、被攻击、自盗等问题发生,如果他懂货币学、证券学、经济学理念的话,在设计时会把这些因素加进去,后来的人做的就轻松一些。当然我们这样说的是他设计中的的局限。当然,中本聪是一个天才,他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是很开创性的了。  这对技术人员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要做区块链技术的人,一定要潜心地研究许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安心做冷板凳、寻求突破,才能够把区块链的技术做好。我以前说过一句话,可能冒犯过一些人,不是搞过两三年三四年互联网,然后转过来就自然能做区块链,因为它要求的知识太多。当然不同程度层次的,比如说要某一个人编一个小模块儿,程序算法告诉清楚了告诉就可以编,但进行总体设计并不是很多人能够处理得了的。  要搞区块链的第一道门槛是计算机程序的知识,C++、java、人工智能语言或其他语言,这对我们早期学习者是触类旁通的,甚至不需要学,可以边试边学。第二道门槛是算法和数据结构,但好多人学的时候不太关心,这是需要加强的。算法和结构不搞清楚,区块链是搞不明白的。  第三个是门槛儿就是密码学。密码学分成三块,一个是密码编码,一个密码分析,还有一个是密码攻击。密码编码涉及到一个算法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检验,至少6年全世界检查完了之后那个东西才可以说好或者不好;密码分析主要是理论上分析算法的复杂性,想办法降低它的复杂性,我们老百姓管他叫破译了,但是实际上在计算机实现也是需要时间的;第三个是密码破译。密码破译无所不用其极,就是所有的手段都能用上,涉及的学科也很广泛。我近几年碰到了不少搞区块链的技术人员,他说“密码很简单,调用就行”。但谁给你编的那个模块儿,调用时候很多参数范围和定义都涉及到安全性。所以密码编码涉及到:一是密码算法本身的安全性,这要全世界的检验,需要很长时间很费力的一个事情;二是密码实现,一个好的算法实现,结果是对的,但如果有很多漏洞别人很容易攻击;第三个是密码运行的环境,别人编好的模块,保证了密码算法的安全性和密码实现的安全性,但换到另一个环境,安全性无法保证,那可能就会漏洞百出,会出现很多问题可以进行攻击,这是第三个门槛。  第四个门槛就是算法,不只是密码算法了,比如说POS、POW这种算法严格讲都不是密码算法,刚才不是说过有40多个种共识机制,严格讲都不是密码算法,还有一些其他分布式算法,这也是搞区块链人的一个门槛。当然,接下来我还有一大堆门槛儿,就我说那些涉及到货币学。金融学、证券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因为设计一个可用的、成形的、大规模应用的系统,没有社会心理学的基础,可能很难让人喜欢。  所以区块链人才的培养是个很关键的问题。清华计算机学院的尹浩教授是国家万人计划人才、北大区块链研究中心副主任邓小铁教授,他俩的观点和我的观点也是一致的,他说区块链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没有很厚的功底的话,只编过几年程序或者用过几年系统,做区块链技术是做不了的、做了也做不好。因为我们看到太多毕业几年的本科、研究生经过了几年的摸爬滚打,开发出来的系统的问题很多。  但是每个人开发的系统都会有问题,中本聪的比特币也不是一点问题没有。但是技术上越成熟,你开发个系统的问题就会越少,越不成熟的开发的问题就会越多,所以我认为区块链技术开发不是一个轻易就能进入的领域。当然,编个智能合约,那不叫造公链。我把比特币下载进行分叉,严格讲的也不是造一个公链。比特币生出很多儿子女儿,有很大的继承性,DNA都是相同的。因此,要造一个新的公链是很难的事情。  现在,大家感觉用互联网很容易了,因为对用户友好了,用户不关心下面的事情,但做互联网的人和使用互联网的人呢,两个人的感觉和角度是不一样。  区块链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链天下提问:目前各地政府也在积极布局区块链,但真正落地的区块链项目廖廖无几,您认为其中有哪些原因?  韩永飞:我感觉这情况是,有些地方政府在积极布局,有些地方政府仍然在研究,有些地方政府仍然在观望。区块链项目有一些已经落地了,只不过大家希望的杀手级的应用还没有大规模的出现。突破和奠定基础比特币是已经做到了,至于大规模的应用,虽然有一定的规模了,但是大家印象中的大规模应用还没有出现,因为它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  区块链应用已经开启了一些应用场景,前景很乐观。区块链目前进入低潮,不尽如人意有很多原因,比如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都期望一夜成名,区块链一下爆发,自己做出一个产品,然后一举成名,这个就显得有点儿浮躁;另外,区块链还依赖人们观念的变化,尤其区块链真正能推广起来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以前是业内的事情,走向社会是这几年的事情。大家意识到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些曲折,有一些误导,所以,公众对区块链没有一个公正的认识也是目前面临的问题。  还有就是技术上要有所突破,这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当然大家都希望有一个杀手级的应用在那里摆着,然后大家都放心了,不用再去论证直接用就行;另外应用的需求也需要广泛化。因为我们是一个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数字化社会三个叠加的社会。其中的需求并不一样,农业社会因为没有数字化网络,它对区块链的需求相对的就会少很多。当然在西方社会,其农业生产已经跨过了工业社会,对数字化社会要求就多一些。  对于中国的区块链的发展,我是很乐观的。当然需要时间,需要我们整个社会的成熟,也需要整个产业发展环境的成熟。最后一点就是资本入场的问题。因为我们都知道国家政府是最大的采购商之一,他的倾斜他的发力他的出资,是决定区块链在我们国家能不能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会影响到区块链在中国的发展速度。  跨链技术将替代行业公链  链天下提问:区块链在哪些领域最先容易得到应用?需要哪些支撑条件,需要怎样的用户体验?可否举例说明?  韩永飞:区块链在数字化网络需要形成信任的地方都可以应用,所以应用会非常广泛,现代社会,由于流动的增加和全球人们失去了互信,人们在寻找一种可以信任的东西,区块链是人们在寻找信任中的最好选择之一,比如说在交易中人们现在不太相信机构和中介,那就可以用区块链上去。  另外,供应链管理存在着不可信和管理效益低的问题,区块链也可以上去,它应用的场景非常多,自然用户不希望一个人面对很多很多的链,所以目前投资界和区块链界开发的,一个行业、一个公链,并且提倡的这种方法有可能走不了太远,比如说按我们国家的标准划分的话,我们国家是70多个行业,而且这些行业里还不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如果我们细分起来,起码几百个,每上一个行业就上一个链的话,那简直太多了。  所以区块链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走过很多弯路,这可能是大家正在走的一个弯路之一,而我认为区块链,最多提供几十链或者几个链这样一个状态,然后大家通过进入这些公链去得到和用到它们。如果我们现在就追求一个行业一个公链,一个场景一个公链,第一个它的应用范围受到局限;第二个,用户使用极其不方便,用户体验是我们做产品的人要考虑的第一因素。如果用户体验不好的话,那这东西往往就用不起来,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当然大家都可以提不同意见,因为我提这个观点的时候,很多人就提不同意见。他说你一下就面对多个行业,第一投入大,第二极其困难,第三也不一定那么好,那么多行业愿意上链,也许一个一个做起是一个逐步跨越的过程,我提出的是一个理想的过程。  链天下提问:近期,您将赴德国参加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2018年年会,并作为主讲人第一个发言,主题是关于公链的,您认为目前公链的发展状况如何?从哪些方面进行突破?普通投资者对公链的理解有哪些误区?   韩永飞:我在德国工作过,德国华人和学者有个计算机学会,已经办了多年,邀请我讲公链的现状和突破的问题。目前的公链对于大规模应用,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来讲,目前做到的大家还都不认可,这样的公链也出现了曙光,主要的原因是大家在共识算法进行了探索,在一步步改进,共识算法的基本原则是没法违背的,中本聪在进行共识算法的时候,他给每一个节点天然地添加了共识的权利,这是不能被人为剥夺的。  有些算法采用自己指定共识机制的投票人,或者通过人为的机制选举共识仙制的投票员,这可能都跟共识机制相悖离。这是我自己的观点,大家可以批评指正。  第二、共识算法效率要提高。举例来说,POW相当于公民公决,每个人都可以参加公决,当然个人放弃或不可抗力因素使他放弃的,大家是没有意见的。如果我们按照西方的议会制,观察员等政治模式去设计公链,我认为会走入一个循环。模仿这个体制是不是最优的呢?从各种角度分析,不是最优的,当然作为一种政治体制改变起来很困难,但是作为公链改变这种机制,我们可以用随机的方法,这种随机性不是人可控的,比如说用一种类似民意调查的方法来实现共识,这个机制我认为目前是最好的,我们也申请了专利。第一它保证了安全;第二保障共识的公平性,权利平等的状态没有被破坏,如果被破坏,公链的安全性会下降。  钱包安全涉及密码运行环境  其他媒体提问:此前,最早从MT.Gox到coincheck、币安,乃至其他交易所,每年都会爆发被黑的事件,韩老师,从密码学角度回看这些事件,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韩永飞:交易所被黑的事件,这里面涉及到的法律和道德因素不是我应该讲的,只从技术角度讲,我一直再说中本聪在设计方面出现了漏洞,每一个比特币钱包,理论上都可以装下2100万个比特币,这个是违反常识的,也违反了银行学和证券学的基本规则,比方说银行不会给每个人发一个钱包,把银行所有钱都存下,我们不讲道德问题,只讲常识问题。这是密码学所处的环境里出现的问题。  这样交易所把你的钱从你的钱包存到他的钱包,就跟比特币本身的安全就没有太大关系了,因为他的钱包虽然也是比特币的一个钱包,但是这个钱包所处的环境和你所在的终端环境就不一样了。第一个人为可以操作,第二黑客会加大攻击力度,因为干掉一个钱包,可以拿到很多比特币,他会加大攻击力度,所以交易所出现的问题,不是比特币本身的问题,而是交易所的问题,也不是密码学自己的问题,而是密码学所处的环境出现的问题。  密码学安全有三个层次,一个是算法本身的安全,一个是算法实现的安全,一个是算法运行环境的安全,那恰恰是交易所的算法运行的环境没有保障你的钱包安全,所以就会出现这些问题,当然不完全是技术安全问题,还有一些其他安全问题,因为环境安全问题涉及到很多。  其他媒体提问:从密码学的角度讲,目前的数字钱包,私钥破解的难度究竟有多大?  韩永飞:目前,所有的数字钱包并不是用的同一种密码算法,所以他的密钥也是不一样的。具体而言,我以ECC为例,现在破解它的难度是非常巨大的。当其为80位的时候,那就是2的80次方。当其密钥为256,我们破解所需的计算就要达2的256次方,实际上比这还要复杂。比如,当初我参与的一次破译为RSA的700多位,就需要用全球大学校园的机器,最终破译了一年多。目前,量子计算机还没真正出现,利用目前的力量来破译ECC,要集全球之力,可能也要破译相当长的时间,可能就以年来计算。受这种状态影响,在钱包密钥破解这件事上,完全不用担心。  同时,破译也有个投入产出比。他如果投入100万,破译之后收获1000万,他有一定动力去做。投入1000万,之后收入10万,他肯定不愿意去做。  现在有人发明了一种攻击,叫出错攻击,即利用用户犯的常识性错误,盗取用户资产。还有一种,国际上有一个算法叫DPA,之后又有人搞出来ADPA。这种算法和计算复杂性毫无关系。通过获取电流、电压、电磁波,然后一两秒钟就可以破译掉。这是另一回事,属于旁路攻击。不过,这种做法在特定条件下才能获取电磁波或者芯片里边的电流或者电压信号,个人电脑一般人很难获得这个信号,至于移动手机就更难以实现了。  我反倒很关心,现在的所谓的硬钱包。独立的硬钱包拥有独立的芯片,如果该芯片不抗DPA攻击、电磁干扰攻击或电磁波攻击,可能会破译起来更容易些。不过,现在已经有了很多抗DPA攻击技术和抗电磁波攻击技术,可以让硬钱包相对安全,当然没有绝对的安全。  其他媒体提问:中本聪设计的社区治理模式,现今成为矿主为主导的社区,与其全民参与的初衷相悖,从密码学来看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  韩永飞:密码学好像解决不了矿主为主导的社区,但区块链的设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我刚才说过的共识算法的设计可以把矿区主导社区这件事情给屏蔽掉。  中本聪设计这个全民参与的初衷,由于他设计的漏洞使矿主可以主导社区,使交易所可以降低安全性,这个也不是他设计的漏洞,当时是因为他没有银行学和证券学的知识,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现象,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靠密码学来解决的,是靠共识机制来解决的。当然现在有的共识机制已经开始走偏了,我指定几个节点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说违背公链的宗旨。  最后 “百媒链谈”是一个由链天下主办,以微信群在线访谈的形式,面对链圈、币圈知名人士,就区块链产业现状、未来发展态势、近期热点话题等方面进行深度对话。目前百媒链谈已经进行到第二十期,往期嘉宾有:币安何一、郭宏才“宝二爷”、通证派代表人物孟岩、中经金创研究院院长郑润祥、太一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邓迪、天天抖料创始人陈菜根、比特币早期投资人廖翔、“尚币哥”等业内大咖。欢迎有识之士自荐或推荐访谈嘉宾。  再次谢谢韩老师做客链天下的“百媒链谈”,带来了关于密码学与区块链的精彩分享!让我们对于区块链的发展认知,增加了新的方向!同时,也感谢18区以及各位媒体的参与和支持。
 
密码学专家韩永飞
 
韩永飞,英国伦敦大学密码学博士,曾任德国马普科学院教授,法国GEMPLU首席科学家,ICICS、 ACNS、Intrust三个国际会议创立人和指导委员会成员。新加坡Anda+链创始人,第四至十二届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评审组电子信息组组长之一,和沈昌祥院士一起领导了中国可信计算系列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其算法被收集在国际著名工具书、国外教科书《应用密码学手册》中,2005年被NEWS WEEK评为“全球新一代IT领导”七人之一。 
“很高兴选对了朝阳产业”
链天下提问:韩老师,您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从事与区域链相关的研究和开发,后来又创办企业。您的学习和创业经历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不能简单分享一下在不同人生阶段,您所面临的选择和有意思的片段?由科学家向企业家的转身中有哪些不一样的感悟?  
 
韩永飞:我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参与密码学研究时就进入了(区块链)相关领域,大学本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的是硬件,研究生学的是软件和人工智能。到国外之后,学的是密码学,在密码学中,我们一直关注的一个分支就是数字货币,之后中本聪出来了,比特币成为我们一直关心和研究的内容。工作后一直从事计算机互联网网络空间安全和区块链。
 
我的感觉是,当今时代,一个人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选择,跟过去的传统观念不太一样,选对了天天是朝阳,选不对呢,就会遇到一些来自行业发展中的困难。至今,我很为自己的选择感到高兴,因为一直是朝阳产业。
 
当然,搞科研同做企业面临的挑战大不相同。我已经做企业有20多年。企业是面上的挑战,科研是点上的挑战,企业甚至是全方位的挑战,企业的战略选择同科研选择不一样,它涉及的变量更多、变数更大,比如说涉及到产业前景、法律法规、投入产出、团队能力。也不是像有人说的钱多万事成,这可能是一个误区。
 
当然在不同的国家办企业面临的环境,法律环境、商务环境、人文环境都不一样,技术条件、技术环境其实也不一样,面临的困难也不一样。我们现在多国办公司,面临的问题更多,挑战更大,这都是我们每天需要面对的。每一个想创业和要投身创业的人,事先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够打有把握之仗。
 
中本聪的两条最重要贡献——共识与挖矿
 
链天下提问:您是在什么情况下接触到比特币?当时有没有进行相关的研究? 
 
韩永飞:比特币是一个电子密码货币,而比特币系统则是技术。戴维•乔姆开拓了数字货币这个领域,因为数字货币处处离不开密码,而它对密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这是搞密码学的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当然你要搞比特币,搞电子密码货币,如果只会密码学也不够,因为它涉及到其他很多方面的知识。
 
还有一个就是,比特币虽然在2009年才上线,但比特币的相关技术,在80年代初做的基础性工作也就是Koblitz曲线,因为到目前为止,中本聪及他的团队,后续的人用的都是Koblitz的椭圆曲线,而没有用NIST曲线和NSA曲线。
 
比特币系统,目前看也是很成功的,至少它影响是很深远的,就是说比特币和比特币系统给后人树立了一个标杆和样板,大家可以沿着它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思想继续创新和开拓,我们在这个领域里边其实一直跟着走了。比特币系统我还是比较熟悉的,在2009年公布这个系统的时候,我们也大致看了一下源程序。我当年曾经发表过一个评价,说他巧妙地利用了已有的技术,天才性地构造了一个比较完美的系统。
 
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我总结过中本聪对于区块链的贡献主要有两条,一条是过去被分布式系统理论证明不能实现的共识技术,被中本聪以奖励的方式实现了共识,也就是有条件地实现了共识,这是他第一个巨大贡献;第二个巨大贡献就是设计了一套以自有矿源为基础的挖矿系统,这两件事情是中本聪在比特币中作出的核心贡献。
 
量子计算对密码学的威胁并不大
 
链天下提问:密码学对普通人来说很神秘,但大多来源于影视剧。您是密码学专家,能不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密码学与区块链的关系,密码研究能够为区块链产业带来什么?有一种说法是,量子计算将会攻破区块链,您能为我们通俗地解释一下吗?
 
韩永飞:密码学是区块链的基石。可以这样讲,没有密码学,区块链就不会存在也不会发展。密码学的进一步研究可以使区块链产业发展得更广和更深入。
 
比如说中本聪在比特币中用的笔名技术,通过笔名可以最终确认找到你。密码学还可以提供匿名技术或者实际认证技术等等。密码学目前在区块链里是离不开的。当然从发展来看也是离不开的。虽然有人说过量子计算出来之后,当然实际上在量子计算机开始通用时,现在的密码学会全部被攻破了。这个观点不完整。
 
量子计算可以破译现有的一些密码,仍然只是理论的推导和论证。实际的量子计算机破译密码,还应该是很久以后的事。即便这种论证将来证明成立了,也不是说对现有的密码全能破译,只能是其中一部分。
 
量子计算机出现以后,搞密码学的人发现了抗量子计算,国际上有一本书,是Daniel J. Bernstein等人撰写的《抗量子计算密码》这本书早就有了,国内有翻译的,它把抗量子密码归笼起来,说明抗量子计算密码的原理,为什么能抗量子计算。虽然量子计算机只是在实验室出现,为了振奋人心,真正能不能用还需要实践来检验。比如AES、Hash就不太受量子密码的影响,量子计算对这些密码的攻击不太有效。
 
同样大家都关心的是公钥。因为在区块链里大家使用了RSA、ECC进行了数字签名,这两样东西在量子计算出现之后,比较容易被破译。量子计算目前有两种方法来破译,有一种只是使密钥的长度减少一半;还有一种方法会攻击更快,但目前只在实验阶段。丹尼尔几个人写的这本书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我认为,从总体上和全局上看,量子计算对密码学有威胁但不是很大。区块链由于用到了大量精选的密码学,所以,并不会对密码学的攻击造成多大影响,比如对Hash没什么太大的影响,如果对ECC有影响,更新成抗量子分析的密码就可以了,现在有很多,例如已经申请专利,实现商用化的NTRU。因此,量子计算会给密码学的使用带来一些问题,但是是可以克服的问题。不仅区块链,整个密码学界都需要克服,已经有大量的克服措施。但这需要抗量子计算与密码学对抗,密码学公布之后要经过至少6年理论和实践的验证才可以,并不是轻易肯定和否定的。
“长远看,区块链是一个值得投入的领域”
链天下提问:我国的区块链技术处于什么发展阶段,面临哪些发展机遇和挑战?目前能够沉下心来进行区块链底层技术研究的人比较少,更多的人趋从于投资,炒概念,挣快钱,您认为区块链要得到健康发展,需要怎样的资金支持?如何理顺关系,吸引更多人才进行技术研究?
 
韩永飞:从全球来看,区块链技术仍然在从少年走向青年的阶段,当然已经开始步入青年了,机遇非常多,挑战也非常多,如何解决公链的安全、效率、应用、智能、可信和用户体验六大要素,我从前几年就开始讲,这是整个区块链面临的挑战,全球也在努力,但是突破仍然比较少,或者说我们概念上的创新非常多,技术上的支撑相对少一些。
 
区块链要突破,至少要解决三点问题,第一个是观念问题,区块链是很美,但还不完美,我们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让它变得更美,区块链目前不宜拔得过高,拔得过高,就有人把它看成洪水猛兽,其实去中心化这个词,我说翻译的不是特别准确,它应该是多中心化或者分散中心化的概念,可能去中心化也不完全符合中本聪的本意。
 
我们观念上也一定要实事求是,区块链不是洪水猛兽,如果我们拿区块链去碰撞体制,那可能就会阻碍它的发展,因为区块链是在不伤害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情况下,来保证每个人的利益。这是一个从实际出发的观点,没有这样一个实事求是的评价,就会产生误导、副作用,或者自我伤害,搞的很多人很戒备和警惕区块链,这样对产业环境技术环境的发展极其不利。
 
第二,技术要突破,区块链大家讲来讲去,有人说通证是关键,有人说其他方面是关键,中本聪奠定了区块链的基础就是我刚才讲过的那两条,有条件的是实现了共识技术,另一个是自带矿源的挖矿系统,这两条是他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两条也可以改进和突破,所以从这条我们也能看到出来共识是区块链的灵魂,是区块链的关键,关键技术上要想取得突破,首先要在共识上突破,共识上不突破,其他的都得不到有力的支持。
 
目前公开略有不同的共识技术,应该有40多种共识算法,但是仍然可以找到其中的不足。现在全世界共有三大权威密码会议,美密、欧密、亚密,今年欧密会上,发表了四篇文章,我们知道这三个会议上发表文章比杂志上更困难,所以我们这个行业公认这三个会议,杂志上文章也认,但没有这三个会权威。因为在这个行业,在这三个会议上发表文章,困难系数更大。
 
共识技术严格讲不属于密码学的范畴,但是共识技术由于和区块链连在一起,很多搞密码学的人也在研究共识技术,区块链本源就来自密码学,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许多学科,变成了比较独立的一个分支,当然这个分支又有点回归密码学的状态,从欧密今年录用的四篇文章就可以看出来。
 
这40多种共识算法呢,严格讲,都不是很理想,我们知道理想的共识算法应该支持大规模应用、保证安全、提高效率,并且做到智能化,同时让所有使用者感到可信,用户体验应该很方便,即使比特币和以太坊和现有的公链系统离这六点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大家都在不同程度、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向这六点进行努力,当然完全突破性的公链,现在还没有见到。
 
要在共识算法上有巨大的突破,才能够把整个公链带起来,当然联盟链和私链,共识算法在里面不是关键的因素,我们主要讲的是公链,在国外谈区块链,一般是指公链,在国内谈区块链,公链、联盟链、私链都包含在内,现在更有一个倾向,以联盟链为主,其实这个和国际上是有一定差距的。
 
第三个是应用上要有突破,应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技术只是其中一个问题,关键还涉及到法律法规,投入产出的传统计算,以及产业环境、大家的应用需求等等许多问题,我们现在没有大规模的应用出现,和这些因素都有关,当然和技术也有很大的关系了,技术要解决这些问题轻而易举了,其他事情做起来相对容易一点,当然也需要努力。
 
还有一个是资本问题,观念、技术、应用、资本是区块链的四个轮子,而资本是主动轮,有资本的注入,其他三个轮子才能运动。现在进入熊市,资本的相对投入会谨慎一些。长远看,区块链是一个值得投入的领域。
 
我一直再讲,前30年我们都再上网,后30年,我们不得不上链。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技术改变生活、改变行业,当然最终是改变社会,大家看一下互联网对社会的改变有多大,如果我们还处在农业社会或者工业社会,那肯定有的观念和目前的发展就会不合拍、跟不上,资本的投入会推动行业的发展,现在的熊市不意味着资本放手了,资本永远在寻找机会和突破,可以预见大规模的投入肯定会到来。
 
技术要过四大门槛,人才要安心做冷板凳
 
链天下提问:技术人才也是保障区块链研究的重要智力支持,韩老师还有什么建议呢?
 
韩永飞:区块链相关的领域已经研究多年了,但区块链作为一个单独的专业,目前国内外设置的很少,有一些的课程,个别人带区块链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了。但是,区块链作为一个专业还没有设置。相对的,区块链的人才就比较少。所以区块链也是很综合的学科,需要懂分布式系统、计算机网络、算法、人工智能、社会心理学和金融学、货币学、证券学等。
 
比如中本聪这个兄弟呢,他熟悉货币学,但不熟悉银行学和证券学,所以他设计的方案里边就没有考虑到银行和证券的问题。所以当交易所进行交易的时候,银行业内和证券业内出现的问题在交易所里都出现了,比特币本身安全性没有太大问题,基本上经得起考验了,但一进交易所,出现了丢钱、被攻击、自盗等问题发生,如果他懂货币学、证券学、经济学理念的话,在设计时会把这些因素加进去,后来的人做的就轻松一些。当然我们这样说的是他设计中的的局限。当然,中本聪是一个天才,他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是很开创性的了。
 
这对技术人员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要做区块链技术的人,一定要潜心地研究许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安心做冷板凳、寻求突破,才能够把区块链的技术做好。我以前说过一句话,可能冒犯过一些人,不是搞过两三年三四年互联网,然后转过来就自然能做区块链,因为它要求的知识太多。当然不同程度层次的,比如说要某一个人编一个小模块儿,程序算法告诉清楚了告诉就可以编,但进行总体设计并不是很多人能够处理得了的。
 
要搞区块链的第一道门槛是计算机程序的知识,C++、java、人工智能语言或其他语言,这对我们早期学习者是触类旁通的,甚至不需要学,可以边试边学。第二道门槛是算法和数据结构,但好多人学的时候不太关心,这是需要加强的。算法和结构不搞清楚,区块链是搞不明白的。
 
第三个是门槛儿就是密码学。密码学分成三块,一个是密码编码,一个密码分析,还有一个是密码攻击。密码编码涉及到一个算法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检验,至少6年全世界检查完了之后那个东西才可以说好或者不好;密码分析主要是理论上分析算法的复杂性,想办法降低它的复杂性,我们老百姓管他叫破译了,但是实际上在计算机实现也是需要时间的;第三个是密码破译。密码破译无所不用其极,就是所有的手段都能用上,涉及的学科也很广泛。我近几年碰到了不少搞区块链的技术人员,他说“密码很简单,调用就行”。但谁给你编的那个模块儿,调用时候很多参数范围和定义都涉及到安全性。所以密码编码涉及到:一是密码算法本身的安全性,这要全世界的检验,需要很长时间很费力的一个事情;二是密码实现,一个好的算法实现,结果是对的,但如果有很多漏洞别人很容易攻击;第三个是密码运行的环境,别人编好的模块,保证了密码算法的安全性和密码实现的安全性,但换到另一个环境,安全性无法保证,那可能就会漏洞百出,会出现很多问题可以进行攻击,这是第三个门槛。
 
第四个门槛就是算法,不只是密码算法了,比如说POS、POW这种算法严格讲都不是密码算法,刚才不是说过有40多个种共识机制,严格讲都不是密码算法,还有一些其他分布式算法,这也是搞区块链人的一个门槛。当然,接下来我还有一大堆门槛儿,就我说那些涉及到货币学。金融学、证券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因为设计一个可用的、成形的、大规模应用的系统,没有社会心理学的基础,可能很难让人喜欢。
 
所以区块链人才的培养是个很关键的问题。清华计算机学院的尹浩教授是国家万人计划人才、北大区块链研究中心副主任邓小铁教授,他俩的观点和我的观点也是一致的,他说区块链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没有很厚的功底的话,只编过几年程序或者用过几年系统,做区块链技术是做不了的、做了也做不好。因为我们看到太多毕业几年的本科、研究生经过了几年的摸爬滚打,开发出来的系统的问题很多。
 
但是每个人开发的系统都会有问题,中本聪的比特币也不是一点问题没有。但是技术上越成熟,你开发个系统的问题就会越少,越不成熟的开发的问题就会越多,所以我认为区块链技术开发不是一个轻易就能进入的领域。当然,编个智能合约,那不叫造公链。我把比特币下载进行分叉,严格讲的也不是造一个公链。比特币生出很多儿子女儿,有很大的继承性,DNA都是相同的。因此,要造一个新的公链是很难的事情。
 
现在,大家感觉用互联网很容易了,因为对用户友好了,用户不关心下面的事情,但做互联网的人和使用互联网的人呢,两个人的感觉和角度是不一样。
 
区块链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链天下提问目前各地政府也在积极布局区块链,但真正落地的区块链项目廖廖无几,您认为其中有哪些原因?
 
韩永飞:我感觉这情况是,有些地方政府在积极布局,有些地方政府仍然在研究,有些地方政府仍然在观望。区块链项目有一些已经落地了,只不过大家希望的杀手级的应用还没有大规模的出现。突破和奠定基础比特币是已经做到了,至于大规模的应用,虽然有一定的规模了,但是大家印象中的大规模应用还没有出现,因为它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
 
区块链应用已经开启了一些应用场景,前景很乐观。区块链目前进入低潮,不尽如人意有很多原因,比如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都期望一夜成名,区块链一下爆发,自己做出一个产品,然后一举成名,这个就显得有点儿浮躁;另外,区块链还依赖人们观念的变化,尤其区块链真正能推广起来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以前是业内的事情,走向社会是这几年的事情。大家意识到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些曲折,有一些误导,所以,公众对区块链没有一个公正的认识也是目前面临的问题。
 
还有就是技术上要有所突破,这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当然大家都希望有一个杀手级的应用在那里摆着,然后大家都放心了,不用再去论证直接用就行;另外应用的需求也需要广泛化。因为我们是一个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数字化社会三个叠加的社会。其中的需求并不一样,农业社会因为没有数字化网络,它对区块链的需求相对的就会少很多。当然在西方社会,其农业生产已经跨过了工业社会,对数字化社会要求就多一些。
 
对于中国的区块链的发展,我是很乐观的。当然需要时间,需要我们整个社会的成熟,也需要整个产业发展环境的成熟。最后一点就是资本入场的问题。因为我们都知道国家政府是最大的采购商之一,他的倾斜他的发力他的出资,是决定区块链在我们国家能不能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会影响到区块链在中国的发展速度。
 
跨链技术将替代行业公链
 
链天下提问:区块链在哪些领域最先容易得到应用?需要哪些支撑条件,需要怎样的用户体验?可否举例说明?
 
韩永飞:区块链在数字化网络需要形成信任的地方都可以应用,所以应用会非常广泛,现代社会,由于流动的增加和全球人们失去了互信,人们在寻找一种可以信任的东西,区块链是人们在寻找信任中的最好选择之一,比如说在交易中人们现在不太相信机构和中介,那就可以用区块链上去。
 
另外,供应链管理存在着不可信和管理效益低的问题,区块链也可以上去,它应用的场景非常多,自然用户不希望一个人面对很多很多的链,所以目前投资界和区块链界开发的,一个行业、一个公链,并且提倡的这种方法有可能走不了太远,比如说按我们国家的标准划分的话,我们国家是70多个行业,而且这些行业里还不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如果我们细分起来,起码几百个,每上一个行业就上一个链的话,那简直太多了。
 
所以区块链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走过很多弯路,这可能是大家正在走的一个弯路之一,而我认为区块链,最多提供几十链或者几个链这样一个状态,然后大家通过进入这些公链去得到和用到它们。如果我们现在就追求一个行业一个公链,一个场景一个公链,第一个它的应用范围受到局限;第二个,用户使用极其不方便,用户体验是我们做产品的人要考虑的第一因素。如果用户体验不好的话,那这东西往往就用不起来,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当然大家都可以提不同意见,因为我提这个观点的时候,很多人就提不同意见。他说你一下就面对多个行业,第一投入大,第二极其困难,第三也不一定那么好,那么多行业愿意上链,也许一个一个做起是一个逐步跨越的过程,我提出的是一个理想的过程。
 
链天下提问:近期,您将赴德国参加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2018年年会,并作为主讲人第一个发言,主题是关于公链的,您认为目前公链的发展状况如何?从哪些方面进行突破?普通投资者对公链的理解有哪些误区? 
 
韩永飞:我在德国工作过,德国华人和学者有个计算机学会,已经办了多年,邀请我讲公链的现状和突破的问题。目前的公链对于大规模应用,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来讲,目前做到的大家还都不认可,这样的公链也出现了曙光,主要的原因是大家在共识算法进行了探索,在一步步改进,共识算法的基本原则是没法违背的,中本聪在进行共识算法的时候,他给每一个节点天然地添加了共识的权利,这是不能被人为剥夺的。
 
有些算法采用自己指定共识机制的投票人,或者通过人为的机制选举共识仙制的投票员,这可能都跟共识机制相悖离。这是我自己的观点,大家可以批评指正。
 
第二、共识算法效率要提高。举例来说,POW相当于公民公决,每个人都可以参加公决,当然个人放弃或不可抗力因素使他放弃的,大家是没有意见的。如果我们按照西方的议会制,观察员等政治模式去设计公链,我认为会走入一个循环。模仿这个体制是不是最优的呢?从各种角度分析,不是最优的,当然作为一种政治体制改变起来很困难,但是作为公链改变这种机制,我们可以用随机的方法,这种随机性不是人可控的,比如说用一种类似民意调查的方法来实现共识,这个机制我认为目前是最好的,我们也申请了专利。第一它保证了安全;第二保障共识的公平性,权利平等的状态没有被破坏,如果被破坏,公链的安全性会下降。
 
钱包安全涉及密码运行环境
 
其他媒体提问:此前,最早从MT.Gox到coincheck、币安,乃至其他交易所,每年都会爆发被黑的事件,韩老师,从密码学角度回看这些事件,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韩永飞:交易所被黑的事件,这里面涉及到的法律和道德因素不是我应该讲的,只从技术角度讲,我一直再说中本聪在设计方面出现了漏洞,每一个比特币钱包,理论上都可以装下2100万个比特币,这个是违反常识的,也违反了银行学和证券学的基本规则,比方说银行不会给每个人发一个钱包,把银行所有钱都存下,我们不讲道德问题,只讲常识问题。这是密码学所处的环境里出现的问题。
 
这样交易所把你的钱从你的钱包存到他的钱包,就跟比特币本身的安全就没有太大关系了,因为他的钱包虽然也是比特币的一个钱包,但是这个钱包所处的环境和你所在的终端环境就不一样了。第一个人为可以操作,第二黑客会加大攻击力度,因为干掉一个钱包,可以拿到很多比特币,他会加大攻击力度,所以交易所出现的问题,不是比特币本身的问题,而是交易所的问题,也不是密码学自己的问题,而是密码学所处的环境出现的问题。
 
密码学安全有三个层次,一个是算法本身的安全,一个是算法实现的安全,一个是算法运行环境的安全,那恰恰是交易所的算法运行的环境没有保障你的钱包安全,所以就会出现这些问题,当然不完全是技术安全问题,还有一些其他安全问题,因为环境安全问题涉及到很多。
 
其他媒体提问:从密码学的角度讲,目前的数字钱包,私钥破解的难度究竟有多大?
 
韩永飞:目前,所有的数字钱包并不是用的同一种密码算法,所以他的密钥也是不一样的。具体而言,我以ECC为例,现在破解它的难度是非常巨大的。当其为80位的时候,那就是2的80次方。当其密钥为256,我们破解所需的计算就要达2的256次方,实际上比这还要复杂。比如,当初我参与的一次破译为RSA的700多位,就需要用全球大学校园的机器,最终破译了一年多。目前,量子计算机还没真正出现,利用目前的力量来破译ECC,要集全球之力,可能也要破译相当长的时间,可能就以年来计算。受这种状态影响,在钱包密钥破解这件事上,完全不用担心。
 
同时,破译也有个投入产出比。他如果投入100万,破译之后收获1000万,他有一定动力去做。投入1000万,之后收入10万,他肯定不愿意去做。
 
现在有人发明了一种攻击,叫出错攻击,即利用用户犯的常识性错误,盗取用户资产。还有一种,国际上有一个算法叫DPA,之后又有人搞出来ADPA。这种算法和计算复杂性毫无关系。通过获取电流、电压、电磁波,然后一两秒钟就可以破译掉。这是另一回事,属于旁路攻击。不过,这种做法在特定条件下才能获取电磁波或者芯片里边的电流或者电压信号,个人电脑一般人很难获得这个信号,至于移动手机就更难以实现了。
 
我反倒很关心,现在的所谓的硬钱包。独立的硬钱包拥有独立的芯片,如果该芯片不抗DPA攻击、电磁干扰攻击或电磁波攻击,可能会破译起来更容易些。不过,现在已经有了很多抗DPA攻击技术和抗电磁波攻击技术,可以让硬钱包相对安全,当然没有绝对的安全。
 
其他媒体提问:中本聪设计的社区治理模式,现今成为矿主为主导的社区,与其全民参与的初衷相悖,从密码学来看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
 
韩永飞:密码学好像解决不了矿主为主导的社区,但区块链的设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我刚才说过的共识算法的设计可以把矿区主导社区这件事情给屏蔽掉。
 
中本聪设计这个全民参与的初衷,由于他设计的漏洞使矿主可以主导社区,使交易所可以降低安全性,这个也不是他设计的漏洞,当时是因为他没有银行学和证券学的知识,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现象,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靠密码学来解决的,是靠共识机制来解决的。当然现在有的共识机制已经开始走偏了,我指定几个节点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说违背公链的宗旨。
 
最后

“百媒链谈”是一个由链天下主办,以微信群在线访谈的形式,面对链圈、币圈知名人士,就区块链产业现状、未来发展态势、近期热点话题等方面进行深度对话。目前百媒链谈已经进行到第二十期,往期嘉宾有:币安何一、郭宏才“宝二爷”、通证派代表人物孟岩、中经金创研究院院长郑润祥、太一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邓迪、天天抖料创始人陈菜根、比特币早期投资人廖翔、“尚币哥”等业内大咖。欢迎有识之士自荐或推荐访谈嘉宾。
 
再次谢谢韩老师做客链天下的“百媒链谈”,带来了关于密码学与区块链的精彩分享!让我们对于区块链的发展认知,增加了新的方向!同时,也感谢18区以及各位媒体的参与和支持。
 

OKEX下载欧易下载OKX下载

okex交易平台app下载

下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