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探索:区块链金融应用——展望与建议

2015-12-05 01:47:06

       摘要:通俗一点来说, 区块链技术就是一种全民参与记账的技术。除了数字货币领域应用之外,最早我们是在通信领域看到区块链全新的应用, 一种称为Bitmessage 的早期应用。很多人认为在物联网中使用区块链技术,也许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思路。(文章很长,感兴趣的可以耐心阅读

  【编者按】11 月 15 日,由区块链研究者、实践者共同组织,英凡研究院、万向区块链实验室支持的区块链学术沙龙,对区块链金融应用进行了探讨。财新网授权发表会议纪要。

  区块链应用案 研究

  演讲人 龚鸣(dacx.com总裁)

  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 (Blockchain) 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 该技术方案让参与系统中的任意多个节点, 把一段时间系统内全部信息交流的数据,通过密码学算法计算和记录到一个数据块(block) ,并且生成该数据块的指纹用于链接(chain)下个数据块和校验,系统所有参与节点来共同认定记录是否为真。

  通俗一点来说, 区块链技术就是一种全民参与记账的技术。 所有的系统背后都有一个数据库,你可以把数据库看成一个大账本。所以在过去,就是使用一台(或者一堆)中心化的服务器来记账。但现在区块链系统中,系统中 的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记账。每 10 分钟更新一次数据,系统会评判 10 分钟内记账最快最好的人,把他记录的内容写到账本,并将账本内容发给系统内所有的其他人进行备份。

  可以发现,这是在牺牲一点效率的情况下,获得了极大的安全性。首先没有中心了,所以无法摧毁。每个节点都仅仅是系统的一部分,每个节点权利相 等。摧毁部分节点对系统一点都没有影响。其次,无法作弊,因为除非你能控制系统内大多数人的电脑都进行修改,否则系统会参照多数人的意见来决定什么才是真 实结果, 结果会发现修改自己的账本完全没有意义(因为别人不承认) 。

  为什么目前对这个技术评价比较高, 就是因为区块链能够成为人和人之间在不需要互信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协作的工具。 即使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 有少数人可能会捣乱或者有敌意,但还是能够进行协作,并且获得一个真实可信的结果。所有的规则都是靠程序来建立,这些规则 (程序) 都是公开透明的, 每个人都可以查看它的源代码。 有意思的是, 在英语中,法律条款和代码的英语都是“code”, 所以可以把代码看成是区块链世界的法律。 当通过代码来自动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去信任合作,那就可以节省下巨大的成本,极大的提升效率,并且获得一个无法篡改,所有人都认可的结果。因此,很多人将区 块链视为一种革命性的技术突破。

  区块链的发展脉络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区块链的发展。 对于区块链技术来说, 可以从最初的 1.0 到 2.0、 3.0

  找到比较明确的发展脉络。

  区块链 1.0 就是大家最熟悉的比特币, 从某种角度而言, 可以将比特币看成区块链第一个应用,而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类似于比特币的数字货币,包括莱特币狗狗币等各种各样基于比特币程序修改而来的数字货币, 它属于区块链最初的阶段, 也就是我们所指的 “可编程”货币。这里的“可编程”是指通过预先设定的指令,来完成一些复杂的动作,该动作包括通过判断某些外部条件来做出不同的反应。 这就是说它不再是一个纯粹的被动物体, 而是能够与环境进行互动的智能物体。 当货币可编程意味着, 我们可以指定某些货币在特定时间内的特定用途,并且一旦设定别人都无法更改。如果我们政府发行某些可编程货币,并设定好用途,那么这些指定货币就必须专款 专用,而不再可能出现挪用的情况。

  随着技术的发展,区块链应用就慢慢拓展到一些其它的金融领域,可以看到在区块链技术已经应用在包括股票、 私募股权等等这些所有跟金融相关的领域, 它们都开始使用区块链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把它统称为可编程金融。随着它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人们开始认识到, 也许从本质上来说, 不仅仅应该将区块链视为是一种货币工具或者是金融工具,而是可以把它看成是人类大规模协作的工具,这是一种可以在去信任(无需信任对方)的环境中进行的大 规模协作。 于是许多人开始把这种协作工具, 用在整个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公证、仲裁、医疗等其他的领域,都可以看到人们开始使用区块链解决一些现实中的问题。

  现在我们所说的 1.0、2.0、3.0,也许感觉这是一种有递进的演化,但事实上仅仅是应用范围的不同而已,从 1.0 到 3.0 都是是平行的发展阶段,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区块链技术,能够让人类生活在许多应用和工具进入“可编程”的状态,也是智能状态,完成非常复 杂的操作。这就是我们认为区块链目前发展的主要脉络。

  我们现在了解一下区块链在具体应用中的一些表现。

1
 

  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除了数字货币领域应用之外,最早我们是在通信领域看到区块链全新的应用, 一种称为Bitmessage 的早期应用。在通讯方面,由于出现庞大的算力和数量众多的节点,并且能够以去中心化的方式来交流, 使得程序设计思想出现很大的变化, 在过去不管是传统的 E-mail,还是 Skype,或者是微信这些传统的通讯工具里面,我们设计思路都是考虑如何把一份信息最快的传送给对方,在所有节点中找最短的路径或者是最快的路径,把信 息复制过去。但是Bitmessage 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完全颠覆了这种设计思想,它每次需要发一封信时,不是发给单个人,而是发给全网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可以收到这封信,但是只有有钥 匙的人才可以打开。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实现了信息的传输,而且它非常安全,因为你无法跟踪它信息的路径。它可以避免任何追踪,每个人都收到了信,但是你不 知道谁有钥匙能够看到这封信。它用去中心化和密钥的方式,完成了通信目的。所以它不仅能够实现信息传输,而且能够实现最高级别的安全, 从信息安全到了路径安全。 这就是早期区块链在通信方面的应用。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这对于过去的软件工程师,对于过去的软硬件设施而言,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方式,如此浪费计算力和带宽,如此“奢侈”的方式是不是太浪费了。不,因为现在的网络和计算力已经到达允许这种“浪费”了,因为我们的需求已经从温饱上升到“小康”阶段。

  在充沛的计算力之前, 我们愿意并且也能够通过浪费一些来换取更多的安全, 这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目前已经有很多试图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应用开始发展, 在基于强大安全和算力的基础上开始建立全新的模型, 这也许是一个目前还很少有人涉足的金矿。 但相信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和过去截然不同的网络模型和架构会出现。

2
 

  域名领域的应用

  随后又一个是出现在早期,并且在当时很有名的 namecoin 域名管理系统。大家知道,我们目前的域名管理系统是三个层级的结构。

  首先最上面有一个 ICANN,它是协调机构,对域名资源和域名协议进行协调,然后分配给下面大的域名承包商,它再把所有的域名分配给小的经销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看到, 其实我们域名管理是非常中心化的结构, 它通过统一的组织来协调, 而里面影响力最大的毫无疑问就是美国。而域名作为整个互联网最基础重要的资源,这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也是有一定危险性的。于是许多人都在考虑,是不是 可以把域名系统以一种更加分散,更去中心化的方式来管理, 以求得更安全的效果, 而不是简单的去依靠一个或者两个组织来进行协调。

  于是就出现了 namecoin 系统。它通过区块链技术,把域名管理系统变成一个分布式的结构,系统中每个节点都可以对域名进行解析,而不再需要通过的中心化管理,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 个节点部分的损失,不会对整个域名系统造成有任何问题。这个系统非常初级,从目前发展的现状来看,它还是有可以有很多改进的地方。目前这套系统,如果真的 要使用的话,必须在浏览器上加一些插件才能访问它的域名。据我所知,有很多人希望能够采取更有效率和更好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但无论这个项目是不是以后能够发展起来, 但在当时作为最早突破货币金融领域,而进行的区块链应用拓展尝试,给了其他人很多启发,于是后面看到越来越多的其他领域应用开始出现。

3
 

  公证领域的应用

  最近在公证领域比较火的是一个名为 Factom 的公司,它使用区块链提供认证服务,能对所有的文件、文书或者是一些数据资料进行公证。它最大的优势是,并不依赖于这个公司提供信用,这个公司只是提供一 个解决方案,通过这个解决方案,能让更多的人把数据信息指纹,保存在分布式的比特币区块链上。

  当然,Factom 为了不让区块链数据膨胀得非常庞大,做了很多技术方案来解决,因为它未来试图几乎把所有互联网的资料,都准备放到区块链上。

  它现在有的几个比较知名案例。

  首先图片左边有一个洪都拉斯的国旗, 因为他们的房产资料管理非常糟糕, 有很多资料已经不在了,造成大量的房屋产权没有证明,或者具有很大争议。所以联合国在帮助他们寻找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他们所以找到了 Factom,试图通过区块链技术,把他们房产证明资料通过 Factom 存放在区块链上。在过去,这应该是一种典型的政府行为,因为所有的资料需要由政府公信力来保证,现在他们不仅寻找私人公司进行帮助,而且是找到 Factom 这样的美国公司,就是因为它提供的是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方案,即使 Factom 这家企业消失以后,也不会对保存的数据有太大影响,因为资料是永久性在区块链上,所以洪都拉斯政府能够接受这样的解决方案。

  另一个案例。右边我们可以看到一面希腊的国旗,据说希腊也在和 Factom 进行接触,希腊有 70%的房屋有产权不明晰的问题,也在寻求借助区块链解决方案来帮助他们。

  除了纯粹的政务资料管理, 还有一些其他公司也试图在公证领域方面做出了有意思的案例。有一个名为 MONEGRAPH 的 app。这是一家律师事务所做的应用,试图把艺术品进行区块链上的登记。 这里不是仅仅是说那些价值连城的艺术品, 而是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数字图文艺术作品。然后借助这个 APP,不仅可以帮助所有人进行快速自动公证,并且可以进行所有权之间的买卖。下面是一个国内区块链认证项目,CertChain.com,也能够提供各 种方面的信息认证。除了常见的文件数据指纹保管之外,还能对网页、天气、随机数等各种数据进行资料进行快速认证,并且提供公正证书。

  由此大家开始引发一个剧烈的讨论,或者一个遐想,当我们的认证变得如此简单,成本变得如此低廉的时候,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也许可以进入一个全新 的阶段。大家知道,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并不是很好,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目前保护成本是非常高的, 它需要一系列公证或者政府机构的参与来完成。但是通过区块链,使用数学背书的方式,能够以无可辩驳形式完成全球公证。 如果我们能够让这个过程完全自动化, 也许可以让我们全球的知识产权保护变得非常容易,容易到什么地步,就是你说的每一句话,你在微博上发的每一行字,你发的每一个图片,都可以瞬间完成公证, 甚至整个过程让你完全感觉不到,所有的行为全部通过后台来解决,它都可以在区块链上都留下一个证据。刚开始也许觉得意义不大,但是在有争议的时候,也许某 些关键的图片或者语言就成为很重要的证据。

  这当然对于区块链而言非常简单, 然后大家如果更进一步设想的话, 当我们所有的东西,甚至一张照片, 一个小图片都可以证明它的所有权之后, 可能会诞生一个空前大的交易市场,因为这些微信息和微知识产权都是可以交易的。 可能会造就一个全新且非常容易交易的知识产权市场,这将会是一个体量极其惊人的市场。这很可能是一个未来值得探索的领域。

4
 

  医疗领域的应用

  医疗领域是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其实目前业内有一个观点, 认为对于区块链应用,除了金融领域之外,第二大的应用领域,很可能就是医疗行业。因为在医疗行业,包括病历在内,许多资料是有极具隐私性的,并且需要进行 非常安全的阅读权限保护,而对于这个要求, 区块链是能够提供非常完善的保护。 而我们现在的中心化的资料存储方式会有很多问题,不仅是资料泄漏的问题,甚至是因为阅读权限无法严格管理,造成病人的隐私泄漏。

  目前比较知名的案例是飞利浦医疗和 TIERION 进行合作,现在还不知道该项目的具体细节, 由于 TIERION 主要提供资料的认证和公证服务, 所以推测很有可能该项目的主要内容是, 让飞利浦医疗通过区块链技术来完成关于病历资料的认证, 或者是病历方面的隐私保护。

  大家完全可以想象得出,对于医疗数据,特别是电子病例进行保管, 是一块空前的市场。我们右边可以看到,这是一张个人基因图谱。在未来我们可以确定,基因测序将变得越来越简单,变得越来越便宜,那么也许很短的时间内,基 因数据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家应该完全可以理解,个人基因数据,远比你的指纹数据要重要的多。那么对它的隐私保护问题可能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现在美国 在基因保护上面是极其严格,他要求任何人的基因,考虑到每个人对与信息解读能力的不同, 即使是本人也不一定能能够获得授权阅读。 它有非常专业的机构进行控制,需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来保存个人的基因图谱。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现有的中心化资料系统变得非常薄弱, 一旦出现问题就造成大规模数据泄漏。 这个问题从我们上次苹果数据库泄漏的后果就可以看到。 所以有一些区块链技术公司提出,是不是可以用区块链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这样的方案不仅非常安全,因为大家知道区块链是高冗余的系统, 部分损失不会也不会造成任何问题, 所有的数据都无法被篡改,或者无法随意的阅读, 可以设立复杂可编程的权限保护, 在这方面区块链也会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5
 

  投票领域应用

  投票也是一个很有趣的项目,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投票。美国最近比较有名的业界新闻,就是有一家名为 BTC(Blockchai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区块链技术公司)的公司,做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投票机,希望在美国大选派上用场。目前很多美国投票的机器都超过 20 年了,都已经停产了,维护的成本非常高昂。大家也知道目前美国投票的技术也比较落后, 否则也不会当年小布什和戈尔的票数算不清楚。 如果当年就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投票应用,几乎可以瞬间知道答案。

  最近纳斯达克已经宣布使用区块链技术来进行投票, 从而代替原来的传统投票方式。 因为在整个股票市场里,股东投票不仅非常频繁,也是很重要的程序。如果能通过区块链的方式,可以以非常低成本进行,按照纳斯达克的说法,就是不希望股东再 辛苦的跑来跑去,在家里通过技术手段就能完成投票。 纳斯达克一直希望在区块链方面走得快一点, 希望以后在国内也可以看到越来越多,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来实现这样的解决方案。

6
 

  供应链和物联网的应用

  供应链和物联网本身也是很热的话题, 而它们和区块链技术相结合, 也许可以看到非常棒的应用。 我们现在看到一个典型的案例, 叫 Skuchain 公司, 它是提供供应链认证服务的。

  在万向举办的区块链大会上, Skuchain 有专题的演讲来介绍这个项目。 它的应用非常广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它能够很容易解决在中国每年某些品牌葡萄酒的销量远大于生产量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法国很多葡萄酒品牌,往往每年只生产了一万瓶,但在中国可以销售十几万 瓶,到底中间出现什么问题,通过 skuchain 的解决方案就可以知道。除了红酒之外,各类奢侈品也有类似的问题,这些领域都有非常强的需求。

  物联网中的应用,比较典型和知名的就是 IBM 和三星提出的物联网的解决方案, 这个解

  决方案是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IBM 工程师人认为,在物联网里面,区块链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当时华为也跟我们探讨过这个事情。主要的观点是认为,因为区块链是非常强的冗余性,有很强的容 错的功能,而且它能够在没有中心化服务器和管理的情况下,安全和稳定的传输数据。

  我们可以把传输比特币这样的数字货币看成是传输一个信号, 就是把非常小的比特币金额认为是一个指令。 这样的网络很难攻击, 节点受到很大损失也不会影响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安全和稳定对于物联网信息传输太重要了, 我们目前的信息互联网并不是太容易实现, 所以经常会出现收不到电子邮件的事情, 否则就必须通过中心化服务器来反复确认。 而在比特币网络里面是不可能出现发送货币没有收到,或者收到两次的可能。不可篡改也太重要了,如类似于车联网这样的系统里面,发送的信息一旦被篡改是可能 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

  所以利用比特币这样的区块链技术,可以构架高容错性的安全物联网系统。在这方面,很多人做了非常多的探索, 听说华为也在做这方面的探索。 很多人认为在物联网中使用区块链技术,也许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思路。

7
 

  股权/ / 有价证券交易所领域

  目前比较典型的案例是 BitShares(比特股)系统。传统公司想要 IPO,比如要上纳斯达克这样的证券交易市场, 需要有专门的审核流程, 由专门的投行机构来帮你进行发行和交易。于是就有人考虑,能不能利用区块链的技术实现这个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如果用区块链来实现有很多的好处,首先它没 有中心,在这个情况下,它不需要任何中央机构来运营和管理,因此整个交易过程是完全公开透明的,也没有任何人可以作弊,在这个情况下,真正实现点对点的交 易。

  BitShares 系统里面,每个人自己可以发行资产,假设,我就可以发行一个类似于“拥抱币”这样的虚拟个人货币/股份,设定总数为一百个,然后说明只要拿到一个币就可以 获得我的一个拥抱,通过 BitShares,你就不仅可以买到这个“拥抱币”,还可以和其他人进行自由的交易,于是就形成一个“拥抱币”的交易市场。就像这样,任何人都可以发行 各种资产来交易, 能够让那些小的也许永远没有机会上市的, 或者不符合上市资格的企业也能够发行自己的可交易股份。BitShares 这个系统已经上线运行了几乎两年时间。

8
 

  除了 BitShares,还有一家名为 Overstock 的上市电子商务企业。它目前正在试图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一个去中心化的证券交易所,尽管我们目前没看到太多技术细节,但根据它最新披露的季报,它们在这 个项目已经投入了近 300 万美元。据说 Overstock 的创始人,曾经和华尔街巨头们交恶多年, 所以他宣称一定要搞一个和华尔街不一样的, 一个无法随意

  操纵和没有腐败的去中心化交易系统。

  纳斯达克的动作始终是最快的,它已经推出一个名为 linq 的区块链证券交易系统,主要用于私人公司的股权交易, 目前拿了六个公司做试点, 这六个都是区块链公司。 他们表示,在目前交易不是太频繁的情况下, 私人企业股权交易领域也许是可以先做一个小的突破, 因为目前区块链技术还达不到, 像目前大型交易所每秒几百万的数据量。 它可能是目前上线最早,有大型交易所支持的区块链交易所。

  目前 Overstock 和纳斯达克的 Linq 项目都没有开源。BitShares 系统是完全开源的,现在已经发布了 2.0 的版本, 据测试, 它部分的节点, 已经能达到每秒上千次的交易撮合量,如果在理想状态下,据称达到近十万级的撮合笔数。我们可以看到,肖总所说的区块链摩尔定律预言不但会发生,其实正在发 生,从最开始比特币每秒只能撮合七笔交易,到去年的几百笔交易, 今年已经实现每秒上万笔交易撮合。 目前最大的限制已经变成了网络带宽的限制,而不是区块链技术本身的限制了。

  随着网络环境的改善,区块链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BitShares 还提出很多可以优化的路径。 他们目标是做出一个能直接工业级使用的开源系统, 来实现包括有价证券在内的各种交易。我们今年已经看到很多类似的系统,正在开发或者已经投入使用。相信到明年会有更多更成熟的系统出现,也会有更多的人采 用这种系统开始进行交易。

9
 

  保险领域的应用

  这是一个我正在参与的, 称为“彼此”的互助保险项目。 通过区块链技术来实现一种全新的保险模式。 互助是保险最初的精神,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当时的通讯沟通手段情况下,让所有人快速进行协作来进行损失的计算和分摊,包括收费付费,对一群人而言,肯定是一件非常费时费力的工作, 所以就有一群人跳出来说让他们专业从事这项工作。 这就形成了我们近代保险业的雏形。

  就和 Uber 一样,当你有了随时可以沟通和快速支付的手段之后,很多类似于出租车公司这样的中介就变得不是这么重要了。因此我们考虑是不是再次把保险回归到“一人为众,众人为一”的原本目的上。

  在这个设计的互助保险模型中,以点对点的方式,让参与社群的每个人进行互助。无论加入和退出都是没有门槛的, 任何人随时都可以加入和退出。 而所有的数据都写入到区块链中,通过区块链的公正和不可篡改的特性完成自证公平。在没有人生病的情况下,大家都不需要交任何费用,仅仅当有人生病的时候, 每个参与的人才会缴纳费用。缴纳费用时,直接缴纳给患病的成员,因此也没有资金池。会员缴付的每一分钱全部都会交给会员使用,整个系统不会抽取一分钱。通 过区块链数据能确保所有的交易公开透明,且任何人无法作弊。如果说任何商业模式进化的最终目的, 就是将其资金的效率进行提升的话, 那么这个模式很可能就是保险行业的终极模式,因为其资金效率已经达到极限(使用率百分百)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保险模式向这个商业模式方向发展几乎是历史的必然。

  而企业将会使用 Google 的方式,尽管搜索不收钱,但是通过广告来盈利。通过会员,能够提供包括保健、药品、护理、疗养、健身等各种广告和衍生增值服务。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羊毛出 在狗身上,最后猪来买单”,于是 Google 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广告商。从互联网发展的潮流和目前商业模式的变化来看, 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是一个大的方向。 而这个项目恰恰就是用 Uber 和 Google 的方式来做保险,这对于传统保险行业而言,也许会是颠覆式的。所以可以相信同 Uber 和出租车将会是一个长期共存的局面一样,这种形式的区块链互助保险也会成为目前保险模式的一个有益补充。

10
 

  银行领域的应用

  一开始银行并不愿意接受区块链, 因为当时只有比特币区块链的概念, 而银行最担心的是 51%攻击,虽然从比特币社区来看发动这种攻击需要代价很大,但是其实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动力来驱使有人攻击比特币区块链, 但整个比特币社区加起来, 只不过 60 亿美元的市值,随便一个银行都可以超过它, 如果银行基于比特币区块链进行交易, 不管使用什么方式交易,也许就有人有足够的利益驱动攻击比特币系统, 从而获得不当的收益。 所以尽管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但银行是不会冒这个风险的。

  我们现有的银行体系,无论是国内的银行之间,还是国与国的银行之间,必须有清算机构来完成结算清算。于是大家继续探索,如果仅仅利用区块链技术 的低成本和安全的优势,来进行银行之间的清算任务,而放弃完全对外公开,任何人都可以加入的特性,这样就可以彻底杜绝被任意不知名恶意方进行 51%攻击的可能性,从而形成所谓的银行“私链” 。这样就可以最大的利用区块链没有中介清算机构的优势,能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的进行结算清算。

  在这方面, 从最早的 Ripple 系统到今天的 R3CEV 组织都做了非常多的探索。 对于 R3CEV组织,目前已经吸引了全球前 25 家非常大的银行加入,几乎囊括了所有全球著名银行。尽管目前没有看到更多的技术细节,很有可能 R3 目前并没有确定自己的核心技术方案,因为有可能它更希望大家先聚在一起,然后了解银行到底想要什么,然后让 R3 来帮他们设计。

  这应该是吸取了 Ripple 系统的历史教训,因为早先时候,Ripple 很早就拿出了一套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让银行来用。但是银行并不敢用,因为他们很明白,用了就上了你的套,用了就要跟着你的标准走,所以很多银行并不买 账,导致 Ripple 后面发展的并不是太好。所以 R3 的态度是我先什么都不做,就看大家需要什么,R3 似乎把自己定位是技术供应商,就看你们想做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于是银行态度就变得相对温和得多。

  现在可以看到目前银行在继续在加入 R3 中,试图在联合制订一个产业标准联盟。而 R3和这些银行的关系是一种伙伴关系, 而不是股权关系。 很遗憾我们还没有看到中国的银行参加,也许国内也在考虑这件事情,我们觉得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事情。

  建议国内也许可以尽快拿出一套自己的区块链标准, 这样能够在国际上获得一定的话语权。否则当全球开始进行区块链协议互通的时候,我们没有自己的标准,就只能接受别人的标准,这样来说相对有些被动。从区块 链技术发展来看,大家几乎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并且凭借 我国在全球的软硬件实力,完全有能力拿出我们自己的标准。

11
 

  这里有两张图, 出自上周汇丰银行提出的区块链对于央行作用的报告。 图片看上去比较复杂, 核心主题是解释央行是不是可以利用区块链来进行量化宽松, 也就是货币的精准投放。

  报告里面指出,每个国家执行量化宽松的时候,中间有很多损失,或者有比较大的摩擦。

  大家知道, 在量化宽松的时候, 很多钱并不是直接印成钱, 而是在计算机系统内直接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使用基于区块链方式的电子货币进行发行的话, 那会有很多好处。 首先,每一分钱都是公开透明, 货币的流向都可以实时观察的很清楚。 特别是央行可以很清晰的监察资金, 到底流到了哪些地方, 而且这些钱通过何种途径进行流动的。 其次, 很重要的地方,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是一种可编程的货币,所谓可编程货币,就是可以预先设定其用途,这笔钱通过智能合约来进行控制, 如果事先设定只能用于某些部门和某些用途的时候, 别人完全没法改变,也不可以挪作他用,这将让资金管控变得非常容易。所以汇丰觉得区块链也许在帮助央行定向投放资金有非常大的优势。这篇报告有详细的论述 整个过程。应该说,可以对央行提供不错的思路。

12
 

  更多领域的应用

  前面介绍了很多的应用,但是区块链还不仅仅如此,它已经在许多领域都开始落地。

  在以太坊平台上有个很有名项目,叫 Augur,也是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项目。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开预测市场交易在各个国家都是严格管控的,无论是期货市场还是博彩市场,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 种预测市场。 包括还可以预测美国下一届总统是谁, 抑或是预测明天的天气是什么样子。Augur 能够以非常公开透明且去中心化的方式完成。

  P2P 借贷是国内比较火的一个领域,现在有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 P2P 项目,叫MoneyCircles。MoneyCircles 的主旨是通过智能合约,在平台上直接来验证和认证个人身份和居住点。智能合约可以通过平台上的独立“circle 小组”写入,通过支付网络,在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建立一个以评分为核心的信任关系。 使用智能合约的方式能够免去在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需要中介机构或者中间人来接入和干预的情况。 因为所有的交易和协议全部都记录在 MoneyCircles,它自己透明公开的账本上,它的使用者不再需要审计或者第三方中

  间服务来重新检查合同。 它的核心优势是没有任何暗箱操作或者资金池问题, 所有钱的流向非常公开透明, 每个人都知道相关资金是怎么流向怎么使用。 很多人认为, 在 P2P 借贷里面,也许区块链有非常大的作用。

  还有一个名为 PLAY 的区块链项目,核心目标提供一个可以自证随机的随机数,这是一个和游戏彩票类相关的应用。大家都知道,随机数在所有系统里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几乎我们 知道的所有棋牌类游戏, 或者一些彩票或者商业抽奖的场景中, 会需要通过取一个随机数来提供初始状态的随机公正。我们过去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找一台电脑提供一个随机数。

  但是你怎么证明,这个随机数是绝对随机的,而不是通过预先设计的程序来控制的,这在过去始终无法获得解决。包括现在国家的彩票,也是通过摇奖的 方式产生,而且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试图证明是公正的,但还是有很多质疑。但是通过区块链技术,PLAY 能从数学上客观证明,系统给出的随机数就是公正的。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技术会在许多的场景下获得应用。

  乌克兰比特币基金会和比特币机构 KUNA 宣布在乌克兰奥德萨(Odessa)地区建立一个电子政务系统。KUNA 创始人表示,基辅行政部首席行政已经签署了相应的备忘录。所以该地区可能成为全球首个采用区块链技术来辅助管理的行政中心。 作为项目的第一步, 乌克兰比特币基金会将会在区块链上举行首个政府房地产拍卖。 这将是一个彻底公平、 透明的拍卖。

  区块链支持的拍卖系统目前已经处于试验阶段。根据已签订的备忘录,当地 IT 社区将会帮助奥德萨开发相关项目。 他们将会研究如何将区块链技术整合到各种公共服务中, 包括身份识别、公共记录、银行等。

  一个在旧金山名为 Hlberton 的 IT 技术学校宣布将会使用区块链技术,来为学生提供学历证书认证。该学院已经和一家名为 Bitproof 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Bitproof 是一家专注于使用区块链技术来提供文件认证的初创公司。 学历学位证书伪造一直是一个很大的市场,通过区块链技术来认证学历或者学位证书,以非常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公布,而且没有国界,所有人查起来非常方便。也 许在我国也会是比较广阔的应用,在这方面,美国人做了很多尝试。

  另外是智能资产, 其实在两年前, 还在讨论的智能资产仅仅是停留在区块链理论当中的事物。当时我们认为可以在汽车设备中嵌入芯片,能自动加油和扣钱,知道设备自身的身体状况,没想到 VISA 已经开始做了。Visa 和 DocuSign 的工程师们已经开始协作创建的 app,通过 DocuSign 独有的数字交易管理平台和电子签名, 并且集成了 Visa 的支付技术, 让汽车将能够在比特币区块链上进行车辆登记。类似于 Visa 把信用卡技术集成进入苹果手表(提供 Apple Pay 的手腕支付方式) ,这就像把信用卡放入到车辆中。使车辆能够成为一种智能资产,并且为方便消费者实现人机双向通信。从此,汽车将可以自动完成很多事情,包括支付过路费,购 买披萨饼,或者是建立一个银行账户。创建这类应用只要花数个星期,并且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很快的整合到车辆内。这个 app 还能够进行注册、支付停车费,或者是为汽车订购卫星广播等。

13
 

  在最后在这张图里, 右边的图标集是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制作的, 是当时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各种应用,发展到现在,我可以很肯定的说,应用的数量至少已经扩展到五到六倍,并且有更多的公司在其他领域出现。 所以很多人都认识到, 区块链并不仅仅是可以应用数字货币,或者应用于金融领域,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人类在去信任环境下的大规模协作工具。它有很多优势,去中心化,更公开透 明,而且更容易进行验证,而且非常安全,这些东西是我们传统互联网不具备的。

  区块链技术是第一次使用纯技术的方式, 让价值转移成为可能。 也就是让我们从信息互联网进化到价值互联网。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互联网,可以简单的称为是信息互联网,它非常善于把一个信息传输或者复制到一个地方。 在目前互联网中, 几乎所有相关应用都是把信息复制或者传输到另外一个地方,但是很难实现价值进行转移。

  所谓价值转移是指, 在网络中每个人都能够以认可和确认的方式, 将某一部分价值精确的从某一个地址转移到另一个地址, 而且必须确保当价值转移后, 原来的地址减少了被转移的部分,而新的地址增加了所转移的价值。我们传统方式必须借助于信用,所有支付系统都是利用(企业或国家)信用背书才能完成价值转 移,因为我们信息互联网不具备价值转移的功能。 但是区块链技术真正能够实现带有价值转移的互联网。 它靠唯一的信用就是数学信用,数学是人类之间最大文明的公约数,每个国家之间无论宗教、信仰、文化、历史如何不同,但数学肯定是一样的,都是 1+1=2,包括昨天袭击法国的恐怖分子,他们数学也是 1+1=2,所以数学是人类最大的共识。

  区块链技术第一次以纯技术的方式让价值可以转移, 延续互联网去中心化去中介化的方式, 使我们很多传统必须通过中介才能完成的事情, 通过区块链技术就能够更快更好更低成本的完成。第一次让人类可以在无需互相信任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协作,因此,区块链也许在未来有可能会深刻的改变这个世 界。这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

  区块链金融应用及建议

  演讲者:孙立林 (矩阵金融+ 云支点创始人

  分享一下我在支付清算领域对于区块链应用的实践思路。我会尝试着先给一些基本构想,在展开论述之后,给出我个人的建议和结论。

  一、区块链实现之构想

  (一) 基本定位

  首先需要对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给出一个基础的定位及范畴, 才能展开下一步的讨论。我认为其定义有三:

  第一,区块链是金融行业的业务重构者: 互联网金融时代各家参与方的基本需求表述为完备的支付能力+ 统一的账户体系+ 标准的交易接口, 这一需求涵盖所有传统金融机构、 新兴互联网金融机构,乃至所有非金融的账户机构。

  1、 现行支付清算体系的重要瓶颈是相对孤立而离散的支付系统。 而目前包括人民银行、银联和商业银行的清算体系都有一个缺点, 既受制于不同时期业务的发展, 也更受制于目前部门及与业务条线的划分,原有平台缺乏扩展性,对新业务无法支持导致每开一个新业务,被迫要上一个新平台。

  2、 现行支付清算系统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非面对面签约条件下的跨行交易。对跨行支付清算+金融资产场外交易涉及的各类需求层出不穷,对传统银 行的业务架构、 技术架构冲击很大, 到最后相当部分的系统平台都是割裂的, 定价体系、 业务、 流程、风险控制都不一样。

  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来俯瞰各类传统金融业务,包括支付清算+登记结算+资产交易。我的判断是在这一前提下大多数金融业务将会被重新解构、重新架构。也就是说真正的互联网金融时代尚未到来。

  第二, 区块链会成为金融行业的技术重构者, 区块链提供了全新的安全和信用一致性解决方案, 潜在内涵就是可以降低每个参与主体的道德风险。 区块链对于基础设施层面的技术会是一个别开生面的路径选择。 包括我自己现在离开体制做一家新兴的创业公司之后, 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市场环境中, 在没有明确牌照监管与合规性的前提下, 降低自身的道德风险。这除了严格自律之外,也需要技术手段来解决。目前是依靠各家机构对我个人、对产品和商业模式的认可,但区块链提供了技术层面的超强背 书,极大程度上解决了信用问题。

  第三, 区块链将会是金融生态重构者。 区块链蕴含阐发的 “智能合约” 及 “可编程货币”概念, 重新定义了数字化资产和大数据的内涵。 一个公开记账的分布式平台将会对现有条线划分、分业监管的金融生态从技术切入,做商业层面的重构。其实我们登记到区块链上的信息, 都是数字化资产的一部分。 互联网的发展, 在过去的十五到二十年间, 不断渗透、 解构、重铸了电信行业衍生出来的数据业务及增值服务, 而今天金融行业的生态能力, 甚至远不如电信行业,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后面我会有解释。

  (二) 应用场景

  第一是支付清算基础设施的重构:

  1 、互联网金融今天最核心的基础设施和最大的挑战都来自于 跨行的支付清算业务,之前金融机构的业务绝大多数几乎都要到柜面进行签约绑定, 因此传统的代扣代付、 银证转账等业务都可以通过这一流程来进行强身份验证,即便到网银时代也有 key 可以保证安全。但互联网金融时代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去柜面化,绝大多数业务都需要远程、在线、实时开通。传统的风控措施需要重新审视,跨行支付业务成为重要 瓶颈。

  2 、第二大问题源于中小商业银行“去本行化”的业务驱动,其本质原因来源于利率市场化之后对于存款的争夺。

  八月份招行发难关掉了身份验证通道, 也引发了人行体系对于代扣业务的收紧。 这一点类似于 2011 年银联和支付宝大幅度开通快捷支付业务之前的在线跨行交易市场格局,无磁有密业务饱受非议,各发卡行对该项业务普遍持保守和否定态度。但青山遮不住,毕竟 东流去。应用场景非常简单,其实一点都不神秘,国内马上可以投入使用的就是支付清算。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基础设施,今天互联网金融无论哪种应用,其中最有价 值,最困难,或者未来估值还有目前所谓的互联网进入有一个共同问题, 跨行支付打开以后完全不具备, 这个事情的匮乏程度,我觉得可能远超在座诸位的想象。

  四大行和新晋成为零售翘楚的招行对于存款搬家的戒心和抵制从七年前的信用卡还款就开始发端,彼时工行、招行依次为前两名的存款转出行。工行联合建行、农行、中行极力反对还款业务。招行因当时同时作为第一大的存款转入行而坐享其成。

  第二是金融资产场外交易的登记结算, P2P 及其他互联网金融业态代表了庞大的金融资产场外交易现象, 这一领域以及大量的银行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发的资管计划都缺少账户托管+登记结算服务。

  从更广泛的范畴来看, 传统消费领域中的银联因为没有账户体系, 也一直没有建设账本服务。在今天中国能较好的做到这件事情的,只有支付宝,就是蚂蚁金服能做到,其他都做不到,银联发到的信息和发卡行收到的信息拼不到一 起,各自都不完整,这是一个巨大的缺陷,导致很多业务做不了。

  第三个资产交易,在区块链上开展衍生品、债券、票据等多项业务,这个已经有很多探讨。不再赘述。

  (三) 监管

  大家容易把用户体验与风险作为产品平衡的两端, 其实我个人认为最准确的描述是用户体验与合规性,而不是风险。风险这个范畴蕴于合规性之中。而监管就是对合规性这一产品元素最大的驱动和保障。

  金融监管体系如何看待新兴技术的出现给现有金融体系带来的变革或者冲击?我的初步建议包括:

  第一是利用已有的非金融支付机构的监管体系来为新 兴技术的试点创新提供合规性平台。现有的互联网支付牌照、预付卡支付牌照都包涵有虚拟账户或者电子账户,能否在现行体制下积极稳健的推进区块链技术的试验创新,其可能的好处包括:

  1、不必大规模的创造新的合规性,降低监管成本和风险,从存量的牌照体系中稳妥的试验和推广;

  2、今天对于支付牌照最重要的监管红线是备付金,而大量的虚拟账户利用备付金账户开展的应用很多已经在合规性的边缘,对于反洗钱是巨大考验。如果善加利用区块链技术,依托现行牌照体系中的虚拟账户或者电子账户来发行数字货币,也许是一个方向。

  第二是新 兴技术带给传统技术和监管体系的挑战。现行的 CA 证书在业务体系上已经非常完善成熟,但区块链技术引入了一些更新更完备的做法。在尚未创生新的监管体系之前,如何管理参与方的道德风险,是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四)实现路径

  第一是启动区块链技术应用试点,选择合适应用,在指定范畴内开展创新试点,根据试点结果呈报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待模型成熟后,在金融行业内推动试点推广。

  1、 物流行业的支付清算服务,类似中通、圆通这样的快递企业具有几个普遍的共性,良莠不齐的加盟商+小额清算+高清算笔数。比如中通大约有一万个加盟网点,信用不一;每天有大约一千万笔订单; 笔均金额都很低。 传统的银行很难为他们提供大规模标准化的清算服务。

  2、P2P  托管,当前大量 P2P 互联网金融企业都急需合规性,托管或存管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平台交易的资产是否可以为银行托管主体所认可, 市场缺乏一个信任主体来为各类资产产生的交易合同和保险、担保契约提供登记服务。

  二、中国的支付清算体系

  这就是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这套清算支付体制为中国的支付清算服务当然做了巨大的贡献,这个毫无疑问。但是其缺陷到今天已经暴露无遗,所以 我这样小公司才能在这个市场里面混一碗饭吃。 这个是我们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 这是十年前上的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这个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就是超级网银。这三个东西,好比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就是人民银 行。这是一,这是核心的一,所有的记账都在这里,一生二,就是大额和小额系统,二生三就生出超级网银。三生万物,由这三个超级前置,几乎连接所有东西,这 边是商业银行,这边是所谓第三方系统。这边是金融市场。但这个体系对于今天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层出不穷的支付清算需求来说,过于复杂、割裂, 用户体验和可用性都不能跟上时代需求了。

  传统银行、银联等机构由于历史原因,不具备完整的账本功能,因此无法为庞大的金融资产场外交易+电子商务的消费类交易提供运营级的账本登记服务,在今天只有蚂蚁金服有能力做这个事情。

  银行的 IT 系统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僵化。由于部门的条线划分导致不断的开发新系统、打补丁。银行内部的科技部门对于今天跨行时代出现的业务问题严重缺乏了解、固步自封。在现有的体制下,这一问题可能无法解决。业务部门有感觉,但无能为力。

  三、 云+ 管+ 端

  我们致力于做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的使能者或者叫运营商,其可能的意义在于:

  (一) 云 —— 金融服务的计算+ 存储+ 网络虚拟化

  云是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基础设施,它应该重点解决 高并发交易+ 数据一致性+ 自动运维这三个核心问题。

  今天银行业务在跨行打开之后, 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于用户访问量和交易量的激增, 对银行传统核心系统的挑战。

  1 、去 IOE  神话和去 IOE  的神话。在金融行业里试图去 IOE,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惯性很难克服。

  2、 金融机构运营商化:运营商全程全网的运营体制有很多值得金融机构借鉴,金融机

  构在技术能力、 生态体系的构建都远远落后于电信运营商。 今天的支付机构类似于当年的 SP,从入门资质、监管模式都非常类似。而 SP 业务从一开始移动梦网的蓬勃发展,诞生出十几家上市公司,到 2005 年后随着运营商强力介入该市场,而在短短的三年内全部退市甚至消亡。应该说殷鉴不远。

  但 2008 年中国移动应该说到达了鼎盛的巅峰,雄心勃勃要垄断移动互联网市场。但事实证明仍然被互联网的力量挑落马下。今天已经很少有用户知道 MM 平台、飞信等。而今天金融机构也对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机构诸多防范与不屑, 但历史证明支付宝、 微信已经在移动互联网支付领域将中国银联远远的甩在了身后。那么银行呢?

  3、 开源机构是重构金融技术基础设施的重要力量。今天金融机构的系统架构和软件能力急需提升。有很多系统年深日久,都无人敢于升级或者替代。仍然在继续沿用十 多年前的软件服务。这些庞然大物在不知不觉当中,会被新兴力量突然间取代。开源是金融行业必须经历的挑战和路径。

  4 、 挑战者永生。 我十年前在易观国际从事 TMT 行业的咨询服务, 当时的 BT 下载和 P2P技术对电信网络造成了巨大的挑战。一度被封杀,很多 BT 下载站被关闭。但互联网挑战者并未真的离去,今天整个电信运营商已经 P2P 化了。如迅雷等都在用这个技术,再也没有人来质疑这个技术的合理性。

  电信运营商是个高度垄断、 市场集中度非常高的领域, 但也在用户需求面前快速的倒戈。而今天金融机构数量庞大,集中度低。也许再经历一个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区块链技术会润物细无声。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挑战者永生,只是换一种模型生下来而已。

  (二)、管 —— 基于清算的流动性管理

  然后是管,基于清算的流动性管理,管定位为互联网业务基础设施,有支付清算、登记结算,有资产交易。

  第 一个是清算智能化。证券的清算体系,都是一级清分和二级清分,本质逻辑和银行卡支付交易没差别。 这样的体制下我们面临几乎类似的挑战来自于所有清算对账文件都是当天或者第二天休市或者隔夜轧差之后给出。 差错交易和异常处理, 都要等之后靠手工逐笔去处理。

  问题出在我们处理的清算对账文件, 其中记载的流水以及账户余额与承载交易的 “事务”无关,我们并不能根据余额、流水和账户信息来判断发生的这笔交易的真实属性。而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可编程能力, 我们有机会让交易对手方明确这笔交易的属性, 也就是让交易带上了方法,可以把订单号、用户信息、计价单位、合同契约等都写到这笔交易中去。这样能够更加有效的防抵赖, 更加有效的在交易出现异常的时候重发消息, 而不用每次都进行数据库操作回滚状态,避免单边账等问题。

  第二仍然是去本行化。今天实现跨行资金归集,在业务上仍然高度有难度。因为大行畏惧存款搬家而采取的保守策略,导致银行覆盖数、交易金额、成本等各项因素组合下,当今市场仍然缺乏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这还是个人业务,对公业务的资金归集难度更大。

  第三是远未被满足的基本用户需求。这个用户包括消费者,也包括商户。在今天中国的支付服务领域,有两个基本需求,它从来没有被完整的满足过,第 一个叫安全、便宜、便捷的划付资金,第二件事情就是把账对平。既局限于支付通道,也受限制于现有的转接清算服务能力和支付服务水平。

  第四是区块链的价值和缺陷。区块链作为一个分布式的“账本” ,今天仍然缺乏实际有说服力的案例来证明其实力。另外区块链在性能和容量上无法支撑海量实时的金融交易。

  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区块链不能完整的支持金融交易, 需要不断封装和建构。 比如说银行卡中的预授权撤销、消费撤销、退货、冲正等交易类型。如果区块链不能对支付清算做完整的重构,以解决之前提到的可编程问题,就只能向现实世界妥协。

  在资产交易的 IT 领域中可以没有数据库操作,完全在内存里写。而支付清算都是联机事务,交易流水全部都进入数据库。资产交易最大的挑战不是准是快。它要精确到百万分之一 秒;但支付交易一旦出现任何异常,必须首先回滚,保证账户余额不能变动。这两个世界的支付清算是有本质区别的。

  四、支付业务的分野

  一说到支付,有很多概念,但正本清源,就是把它分成两个维度。第一个是卡片出现还有卡片不出现,还有一个面对面和非面对面。在这个逻辑下面我们 重构一下这个图,银联的优势完全在卡片出现,不管是面对面还是非面对面,只要卡面出现,是银联非常强的战场,而支付宝和微信在卡片不出现的战场有巨大优 势。他们想特别进到卡片不出现+面对面,这就是扫码,历经条码支付、声波支付的试验探索。今天扫码支付终于成为主流。

  我离开银联做了深入的反思, 发现之前做了大量的创新支付探索, 但都推不动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没有真正帮助金融机构解决它最痛的地方, 如何低成本的吸储这是银行最关心的问题。而在跨行时代,结算型产品的优势无与伦比,依靠支付清算能力来获取低成本存款,

  其效率远高于其他手段。

  五、账户托管

  我们在市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有很多可以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 比如我们为商业银行提供 P2P 托管/存管的运营服务,包括跨行验证+跨行代收付+跨行记账。其中记账部分还需要保存各种原始契约、合同与凭证。

  有大概四种探索中的模型。托管+准托管+存管+清算监管。我们在合规性范畴内与银行共同探索可能的方式,发现其中存在有信用托管的道德风险,可以用区块链来解决。其大概流程是:

  1、合约签订。

  2、合同副本存储于托管平台,该操作实际上意味着一次资产数字化并通过区块链的交易:托管平台存储合同副本,生成 hashcode,并将 hashcode 以约定方式提交区块链记录。

  3、依照合约内容,完成交易指令封装及资金划付。

  4、转账具体步骤为:如果是第一次通过该平台投资,投资人提供身份证明并获得一个wallet 作为今后交易的凭证,并且在结算银行得到一个结算账户。如果不是第一次则直接使用以前的 wallet 和结算账户。 今后的每一笔操作都是一笔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 合约执行每一步骤触发银行结算账户操作。

  通过以上步骤, 整个 p2p 投资过程通过托管平台的服务在区块链上记录, 并且过程每一步都通过智能合约触发银行结算账户指令,全程可验证而不必依赖对托管平台的信任。最后一个是端,不多展开了。端是互联网金融的认证基础设施, 核心就是身份验证,所有支付的未来就是身份验证+代收付。

  这是我们公司做的这几件事情,移动金融服务、支付清算、账户托管、资产交易。

  六、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应用实现之建议

  仅作为个人一点思考的小结。

  (一) 战略想定

  1 、国家战略: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构建人民币国际化的坚实技术基础。支持呼应国家的大战略。而人民币国际化这一宏伟蓝图在传统体系下实现难度非常大。

  2、  市场策略:逐 步解构现有支付清算+ 登记结算体制内机构的垄断地位, 积极稳健的开放清算服务市场。 因为中国银联事实上在市场竞争中已经被支付宝和微信解构掉了, 众多商业银行都转而投向支付宝、微信的怀抱。转接他们的通道。因为清算服务在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基础设施, 它默默无闻, 但是它非常有价值。 支持各类清算组织和金融机构全球落地。

  这个事情是有价值的, 监管机构在这块退一点, 让民营机构有活力的机构脱颖而出去迎接全球挑战。

  3 、从支持技术创新角度支持国内目前蓬勃发展的区块链社区掌握全球开源社区话语权,从而向全球输出标准。IBM 等跨国巨头会不断把它的战略利益和架构利益,以开源的形式输出到里面去。 我觉得站在全球视野下来看, 政府直接出面干预全球创新技术标准的效率和角色都不够合适, 应该是支持价值观一致的企业来干这个事情, 支持中国本土的企业来主导下一个世代的技术标准。

  (二)监管实践

  吸取支付牌照发放的误区, 不再单纯按照渠道来发放牌照。 而是瞄准监管红线进行统一监管, 依托现有金融生态及应用环境, 发放新型的基础设施牌照。 只要监管锁定了关键环节,其他部分可以交由市场来探索和验证。

  是否可以由人民银行来发行私链, 其他机构依托于央行发行的私链来展开应用服务。 对于存储 hash code 的机构发放特许牌照,以确保安全和秩序。

  (三) 试点推广

  第一是在物流快递业做试点。不用动到核心的体系。

  第二是由央行内部推动银联等机构驱动区块链模式下的创新清算和登记模式试点。

  第三是依托存量的多用途预付卡牌照及其电子账户体系来实施试点。

  第四是将点对点转账作为重点方向。 区块链贡献的价值是, 所谓的可编程的货币对交易事务性的影响将会全面改变现有支付清算账户体系的游戏规则。

  (四) 几个有待思考的问题

  第一,实时性的边界,是不 是越快越好?我初步倾向于准实时,而不是全实时,完全的实时,在金融世界里面,在不完美的世界里,也许会出大问题。

  第二,联网通用的新时代是账户体系之间的联网通用,我的感觉是,几乎所有有价值的账户,都有可能打通。包括银行类金融机构、非银金融机构、非金融支付机构和各类有账户的行业企业及商户。

  与会者也提到今天的债券市场分为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 其间如何互联互通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

  第三, 央行推动智能合约与身份验证能力的整合, 完整校验真实身份和真实意愿。 将交易事务与契约绑定在一起。

  第四, 虚拟账户监管: 是否可以由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作为各类虚拟账户的结算单位。例如互联网支付的虚拟账户、 预付卡电子账户都必须使用特定的数字货币, 这样就可以对进入虚拟账户的资金进行合理的监管。

  中国应尽快建立区块链行业标准联盟

  演讲者 肖风(万向控股副董事长)

  今天大家的发言,都讲到了区块链最核心的,非常核心的价值,就是它的可编程性,可编程性是我们现有的体系做不到的。比如,银行补贴农业的钱,只 能买粮食,钱要到实体经济去,商业银行如果贷到不被认可的企业,是贷不出去的,账号就写在智能合约里。汇丰银行最近有一个研究报告建议,央行利用区块链货 币可编程,全程可追踪的技术属性,来执行货币政策的精准投放,使得买酱油的钱不可能拿去打醋,支持农业的钱不可能贷给了房地产。

  这个可编程性,将来值得探讨,现在技术不是完全成熟,但是这个可编程性,现在全球来看,应该说基于以太坊的区块链是最容易做的,以太坊的区块 链,解决的就是比特币区块链,因为脚本语言上的不完备,不能编很复杂的合约的问题,比特币已经是代码货币,可以附带程序,但比较简单。

  以太坊是一个技术极客创设的,小伙子今年才 22 岁,他弄一帮人,写了一个技术白皮书,在网上众筹 1800 万美元,他收的是比特币,万向也赞助他们基金会 50 万美元,我们跟他是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 我们向全球区块链开源软件开发者每年 100 万美元的赞助, 第一个是赞助给他了。这个小伙子,今年他来中国有四次了,最长在上海呆了有一个多月时间。

  以太坊今年 7 月份公布了它的工程师版本,应该说基础架构已经做好了,比较强壮了。真要完全使用还得需要一段时间,它的浏览器公布需要到明年了。

  趁今天区块链学术沙龙的机会,我提三点建议:一是欧美主流金融机构已经组成了两个区块链金融行业标准的行业联盟,一个以美国为主,一个以欧洲为 主。中国在这方面不能落后, 建议在即将成立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下成立区块链技术专业委员会, 作为行业标准联盟的工作机构, 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已经与国内外技术专家, 尤其是从事区块链底层协议开发的,有很密切的联系,愿意作为该专业委员会的秘书处,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是这样的学术沙龙希望多召集举办, 成为一项区块链技术探讨的系列活动, 我们实验室也愿意根据央行领导的想法,找各种专长的专家来汇报行业技术趋势。必要时,海外专家我们也能请得到。区块链的一些底层协议,大部分都是海外专家 创设的;三是作为本次学术沙龙的后续活动,我建议于明年 1 月份,我们实验室邀请以太坊智能合约的创始人 Vitalik 先生,专门来央行,

  与央行的技术专家进行闭门讨论,对以太坊区块链的底层协议进行深入的探讨。

  【 讨论 】 杜艳 —— 英凡研究院副院长

  【 题目 】 数字货币 :一 次 求偿权的超主权蝶变

  法币之外,数字货币正在重构这个世界的流动性,乃至赋予世界新的内涵。

  货币,从等价物,到一般等价物金银, 第一次建立起大范围人类的价值认同。

  因为 “他人共同信仰” , 一切合约和交易的执行不仅成本大大降低, 而且范围无限扩展。基于共同的价值认同,货币让财富变得可度量、可定义、可便捷存贮、可具流动性。

  金银可以充当通货, 依赖的: 一是自身价值背书、 二是共同信仰。 而政府最初起的作用,是对货币的成色等进行鉴定,保证足值。那时,通货是一种可自由流通的货币,但不等同法币。

  通货法币化 ,是人类一次利弊互现的选择。

  纸币的诞生,通过法定赋权固定了一定疆域内的垄断通货,完成“虚拟的共同价值”的建立。同时,人类的“共同价值信仰”被肢解为等值不同国家偿付能力的“虚拟信用” 。

  但法币之外, 货币向来多元。 企业货币、 私人货币, 被限定为一定范畴内流通的非通货。

  其实,人类从未停止对小范围“虚拟共同信仰”的追随,只要“他人认同”存在,它即可实现价值交换。

  特别是,随着电子货币的诞生 , 锚定法币的企业电子 货币 (比如信用卡)的发行大行其道 ,法币代币化。

  纸币大幅退出流通领域, 货币的创造不再仅取决于印钞后的货币派生。 银行等机构具有或放大了锚定法币的货币或信用的创造功能。

  借助互联网,非国家的“虚拟共同价值认同”得以兴盛发展,且机构主体多元化。企业电子货币具有两个特点:一是锚定法币;二是法币代币化。

  以区块链为基础的可编程数字货币的出现,是货币的 一次 跃升 。法币之外,货币第一次

  以平等参与的去中心化方式发行,它的“价值共识”的建立,不再基于法律赋权、不再基于其他等值储备的兑付保证,而是基于“算法共识” 。

  也许 “基因永远是自私的” , 这是人类共识机制建立的最大障碍。 而 “算法与智能合约”的存在,让“自私基因”对公共账本操纵的成本大幅增加,机器智能超越生物共识。类似于宗教的“超人类信仰共识” ,算法共识成为另一种“超人类信仰共识” 。

  此时的货币,在第一张纸币以政府债券发行后数百年,优美转身回到起点,货币再次回归“证券化” 。

  算法共识下的数字货币,代表的是一份标准化的可转让的“求偿权共识” ,是一份数字

  化“智能证券” 。其智能表现在可编程性、自执行、自生存。

  货币是什么?也许,其源于共识,归于权益可求偿…..

  【 讨论 】 王晓寅 —— 软件开发工程师

  【 题目 】 区块链技术发展概况及优缺点

  我们如何挖掘区块链解决方案的优势和缺点, 并结合实际情况来调整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路径,以适应产业需求并达到落地的目的?我来谈谈我的想法。

  我最近几年一直在参与区块链相关开源项目的开发,比如 BitShares, DACPLAY,Graphene 等等,也一直关注业内知名的其他一些系统比如 Bitcoin, Ripple, 以太坊等等。我的感觉是这些项目有一些共性,最开始都是从一些想法开始,一篇论文或一个白皮书,提出可以为互联网世界提供一种新的设施或者价值网络, 然后受到技术社区特别是开发人员的关注,相继发展开来,直到最近才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关注也加入进来。这个有点像早期Linux 系统发展的路径。

  上面提到的这些区块链系统大多并不是从传统产业出发,相反,更多是基于 TCP/IP 协议,点对点协议和区块链技术,构建的一套完全虚拟的价值网络。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用代码快速迭代开发出一个案例, 而无需最开始就考虑接入传统产业的成本以及落地的资源,所以我们看到的这些系统都是力求全面去中心化和数字化的。

  例如,BitShares 就利用区块链开发了一套去中心化的交易所,不但像 Bitcoin 一样将token 账本放到了区块链上面,而且数字资产交易的买单/卖单/卖空/撤单等挂单操作的账本也放到了区块链上面。为了产生有价值的交易,BitShares 的创始人 Daniel Larimer 提出了一种很有意思的锚定资产,通过输入汇率数据并抵押 token 的方式创建出一些衍生品,带有一定的资产锚定的特性,然后这些资产之间就可以产生交易了。(详细参照 BitShares 的白皮书http://www.bts.hk/bitshares-baipishu.html )。后来这样的系统也开始支持债券和股份的交易,但是出现这样的数字和资产要等到一些中心化的公司(例如 DACX 等等)接入后才成为可能。

  所以后来大家也慢慢发现,区块链应用的落地,完全去中心化是很难或者不现实的。另外一方面,系统的去中心化程度,跟它的效率,是违背的东西,是 有冲突的,越去中心,效率越低。所以,从解决现实问题和效率这两点出发,系统开发者后来也抛弃了很多去中心化的部分,中本聪设计的比特币系统是公有链,每 个节点都要验证比特币的共识,后来出现一些其他的思路(参考 BIP,https://en.bitcoin.it/wiki/Bitcoin_Improvement_Proposals),觉得也可以只在一些比 较重要的节点,做这件事情,同时存在其他的大量轻量节点,是通过借助连接到比较重要的节点上面,去生成签名那些交易而已。所以我想表达的是,区块链技术的 发展和应用落地也是一个折中的过程。 渐渐的,理想化的去中心化,也在慢慢向现实方向靠近和发展,这些开源系统所展示的设计思想和理念的意义,可能要远大于其应用的意义,区块链技术就是现实应 用最有可能借鉴和吸收的部分。

  另外一个值得探讨的就是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和缺点, 搞明白了技术的优缺点, 有助于我们更快更准的找到潜在的应用领域。

  区块链的第一个优势,我总结起来,就是解决了分散节点的一致性问题。保持什么东西的一致性呢,就是所谓的共识。简而言之,区块链技术让代码定义 共识,并让分散的节点一致遵守共识成为可能。这个是中本聪的贡献,比特币系统就是利用了区块链技术,有效的解决了拜占庭将军问题(参考 http://www.8btc.com/baizhantingjiangjun)。例如,比特币之所以可以理解为数字货币,是因为有多少总量以及某一 部分是属于哪个地址一定是一致无二义的。

  唯一性换种了解就是一致性,大家都认同这个地址有多少货币,而不是有的人认为是一个,有的人认为是两个,每个人都认同这一点,这是唯一性,是一 种一致的共识。 还有诸如Factom 这类利用 Hash-Code 解决公证问题的应用,某个文件在什么时间点确实存在过,可以做到每个人都认同这一点。 从分散的一致性问题出发, 对于我们如何来寻找区块链应用领域提供了一个大的思路。

  区块链技术的另外一个优势,也就是智能合约,最先可能是以太坊提出来的。比特币最初只提供简单可扩展性, 支持在交易数据里面定义一些简单脚本, 大部分的共识都是硬编码写死在程序里的,并不是图灵完备的。 智能合约使得区块链的可扩展性大大提高,具备灵活定义共识的能力,这个创造出了很多可能性,应用领域的想象空间立刻被打开了。

  说完了优点,我们再来说说缺点,区块链要应用到工业级的领域,目前还有很多缺陷。首先一个就是上面提到的效率问题。 拿比特币举例, 每秒交易大概有 7 个交易, BitShares 早期 1.0 版本的时候,在做了一些优化的基础上能达到每秒 20 个交易,后来也做了一些改进和优化,放弃了一些去中心化的部分,在关键的逻辑处理模块采用 LMAX 的撮合引擎,把验证这些交易和共识放到重要的节点,而不是放到所有的节点。 但是相比传统的需求来讲这些根本无法满足要求,淘宝双 11 的交易量,区块链系统目前还无法做到,差的很远,不过我们希望摩尔定律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上面也成立。

  区块链还有其他一些缺陷, 比如区块链数据膨胀的问题, 比特币现在要完全同步可能需要下载几十 G 的数据包,这对于普通用户来讲是不可接受的,所以需要采取轻节点等方式解决。另外公有链/私有链间的跨链问题也是目前亟待技术突破,价值很大的领域,目前 没有很好的方案,侧链等等也只是处于试验阶段,并没有得到有效验证。

  国内在区块链这个领域的技术开发人员虽然并不像国外那么多, 但是行业发展和受关注度却是很好的。 目前尚不能确定区块链技术发展需要多少年才能真正落地和爆发,但我们可以在行业技术标准和协会等方面做出努力,避免在开源技术专利/标准等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

  【 讨论 】钱友才 —— 貔貅开源加密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及云币交易所联合创始人

  【题目】 区块链对于身份验证的应用

  一 、 关于监管合规的技术可行性:

  区块链技术能够适应业务需求和监管需求,比如撤销交易,冻结账号等,技术上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虽然以太坊是个去中心化的系统, 但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却可以是一个中心化的应用, 我们可以在智能合约里定义白名单或者黑名单账户, 可以定义智能合约的系统管理员,可以对交易进行审查,可以对账户进行冻结,也可以撤销某笔交易,这方面和传统中心化系统无异。所以对于银行在区块链上,包 括以太坊这样的公有链上发行代币,不仅技术上没问题,在合规方面,满足监管需求方面,个人认为都是没有障碍的。

  二 、 区块链可用于解决身份认证的难题:

  “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条狗”,但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深的渗透到线下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场景中,我们需要把线上的数据和线下的个人关联起来。这 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在区块链之前的解决办法是 U 盾,账号密码,CA 证书等等。身份认证不仅是平时银行金融业务方面需要,我们在做的政府的项目,国税地税,社保公安等其实也都非常需要。举例来说,地税使用的是 CA 方案,但方案的维护成本很高,易用性很差,他们也不喜欢,也在研究如何改进或者替换,但是暂时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现有CA体系有两个问题, 一个是CA证书的发放管理是中心化的, 因为需要信用背书,国家垄断,所以体系是封闭的,使用体验很差。第二个问题是所有的身份认证系统之间是割裂的,各自为阵,不能交叉验证,造成了极大的浪 费,这个和之前讲到的支付系统之间的割裂状况是一样的,支付系统之间还有数据交换,还有接口,但身份认证没有。所以要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 每个系统的身份认证现在都是单独在做, 如果能把大家串起来, 我一处认证,到处可用,就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

  区块链是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 国外有个叫 ShoCard 的公司在做这方面的尝试, 他们的做法是,由用户组织好自己的个人信息,比如姓名,社保账号,出生年月,银行卡号,照片等,然后对这个用户数据提取一个数据指纹,就是算出一个 hash, 用户通过自己的私钥把这个 hash 放到区块链上。然后这个用户给一家第三方认证机构发起认证请求,这个第三方可以是银行,可以是税务机关,可以是公安局,可以是中国电信,也可以是一个私人 公司,随后第三方认证机构通过比如拨打电话,当面核实,短信验证等方法验证用户信息的真实性。

  如果验证结果没问题的,认证机构对用户的这个 hash 做一个签名,表示认可这个用户身份

  的真实性。这样就建立起一个私钥和真实用户之间的关联。

  区块链在这个场景中的优势很突出,首先,认证过程是透明的,认证结果不可篡改,避免了 CA 管理机构数据库被黑,认证信息被篡改,用户隐私泄漏等诸多问题。其次,区块链是一个公共平台,认证结果任何人都可以查阅,用户只需要认证一次,以后就可以 用私钥向任何人证明自己的身份, 避免重复认证, 极大的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第三, 从用户角度,用户证明自己身份的时候,只需把隐私信息交给可信任的第三方,对于不信任的第三方,用私钥做个签名即可,避免了隐私泄漏。而站在 p2p 借贷等互联网金融平台,滴滴打车这样的O2O 服务平台角度看,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来组合不同的验证条件,比如滴滴打车可以要求用户的身份经过银行和公安的双重认证, 并且可以精细排除掉不信任的某家银行的认证结果,大幅降低去验证用户身份的运营成本。

  【 讨论】 沈波 —— 万向区块链联合创始人

  【 题目】 区块链对监管的挑战

  今天交流不错, 许多建议使人激动, 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落地的问题。 我主要时间在国外,

  基本上国外比较重要的项目都有不同程度经验的参与。 国外发展的速度比较快, 这一次上海,以肖总为首组织了实验室的大会,得到相当认可,初衷是希望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拉短和西方差距这一块,能够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一点。

  区块链非常新,我们一直在寻找,怎么落地,如何落地的方法。在中国特色环境下,很认可这个观点:怎么做一个增量市场,现在的体系很复杂,一张白 纸上可以画更美的图画,国外也是这样,各行各业,各个创始团队,各个技术,都在慢慢完成过程当中,都在找爆发的点。但是有几个限制,有法律上的限制,也有 技术层面上的限制。毕竟整个行业才刚刚开始,这还是一个六岁的婴儿。

  我觉得,我们应该从边缘切入。许多的技术改造,也是从边缘开始发生,支付宝也是从商业边界开始,进入金融行业。我们这个行业有很多人都是比较理 想主义,希望从一个行业中心出发,希望重新定义这个行业,这其实很难。变革一定是从边缘开始,任何颠覆都是从边缘开始的,不是从核心去变革。假如我们在中 国这个市场,能够从边界开始,从增量市场做起,这肯定是一个很好切入的方法。

  先从边缘开始,先从小的私有链开始,以后再慢慢搞大起来。计算机的发展也是这样,一开始都是小的网络,两个高校联网,校内网,慢慢才是全世界 网,不可能计算机一出来,先搞出个互联网,都是一步一步来的。全球互联网一开始也不好用,网速慢得一塌糊涂,现在技术也进步了,一切都需要从边缘开始发 展。

  从政府的层面来看, 区块链有些难以监管,因为它是 P2P 的。当一个群体在一个小范围内发生交易的行为, 很难从监管方面解决这个问题。 如何按照它的特性制定相对应监管的方案,实际上每个国家都是很头疼的,尽管他们愿意拥抱这个技术,但是没有一个政府说,我了解它潜在的杀伤力或者破坏性能 力有多强。 区块链技术不仅仅是在产品层面, 从运行组织架构层面来说,是相当难于监管,从政府定位角度来讲,如何能够更早的介入,或者知道它的属性,是更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这个技术的产生,对监管 的方法或者行为都有很大的变化,很难预测。

  举个例子,美国有一个公司,叫 Abra, 它建立了一个全新的银行系统,以去中心化的方式来做支付。模式看似很简单,当你加入系统后,如果有人要汇一百块钱给我,并且需要在5 分钟内给我,于是有一个人在同城看到这个消息后就把钱送给你,也就是说,这个已经跳开了国家金融系统的界限,模糊了国家的边界。也就撇开了传统的监管体 系,甚至没有国家的概念。就像 uber 一样,我需要在一千米之内找一个本地司机。以后国际汇款也是这样,能够在一千米之内找到对应的需求来完成。 我作为用户来说, 我只需要十分钟拿到汇给我的一百块人民币。Abra 就这样,做自己的一套系统,做一套用户体系,一个手机就搞定了,一个手机就是一个银行,我是一个自银行,打开这个 APP,我作为用户不仅仅可以做支付,能做国际汇款理财,存贷都可以被延伸到。他就变成一个渠道,这个渠道可以承载人和人之间所有资金沟通,不是必须通过 传统的金融方式。每个人随时可以通过他这个渠道放贷,随时也可以借款。

  金融行业牵扯到国家的安全, 又是实体经济最主要的原动力, 怎么去操作, 我不是专家,我觉得政府需要尽快考虑,并且在最初就开始了解和介入,如果还能参与一起制定标准,就能掌握足够的主动权。

  【 讨论】帅初 ——Tilepay (物付宝)中国主管、董事

  【题目】 区块链将加速资产数字化

  大家好,我是帅初,在加密货币和区块链领域做了 3 年了,一直做底层技术开发,参与了国内外这个领域的很多项目。

  我主要有两个观点: 一是区块链为支撑的去中心化信任系统和技术, 可以加速资产的数字化,数字化之后,资产就可以流通和交易。比如在我们的国家战略层面,一带一路如何加速推进的问题, 因为国内某些行业目前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 我们可以通过一带一路把一些多余的产能进行输出。这个时候区块链技术作为一个去中心化,基于共识的信任机制,在建立和维持国家之间的信任问题上,有一定的 作用。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新闻,澳大利亚,他们有一个油田,他就想用这个油田发一个东西,这个油田的股份世界众筹,任何人都可以买这个油田的股份,实现 了物理资产的数字化,并且面向全球的发行,这个是蛮有意思的东西。上周在苏州也有一个闭门会议,有一个政府代表,提出来他现在政府的地方债务非常巨大,这 些债务就是烂账,愿意打两折出售,并且数额巨大无法切割,问区块链能不能数字化这些债务,打折把它销售掉,这也许是一个应用方向。

  另外, 刚才提到的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中国过剩产能的输出的问题, 比如说我们的钢铁水泥,把它数字化之后,我们可以在一带一路参与的国家上面,发行一个锚定钢铁或者水泥的数字资产, 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信用背书, 你做一个封闭系统别的国家不信任你,你基于区块链技术,资产数字化之后可以交易,设计的公开透明,可以让国家和国家之间协同合作,这也是有巨大意义的地 方。

  另外在贸易过程中,国外有一家公司,做国际的海运,原来贸易流程是非常复杂的,可能要一批货物做一个信用证,要经过复杂的银行程序,这批货物才 能按时按量运到,如果我们在商业上运用智能合约,或者区块链的技术,可以缩短贸易流程,加速商业贸易运作的过程。区块链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社会上的资产流 通的问题,在一些空白市场 或者一些区域性的地方,可以把资产数字化之后流通流转,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用途。

  第二个观点:中国的区块链技术开发应该加强,并形成自己的行业应用标准。整个区块链全球看来,中国的区块链进展也不算落后,虽然在技术开发上落 后,中国比美国和欧洲稍微落后一点,但因为我们有巨大的优势,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们应该抢占这样一个先机,目前的局面,这个领域的标准和协议,也是国外 制定的比较多,包括 bitcoin core 的核心开发人员,基本上全是外国人,一个中国人也没有。这样的话,就像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开发了自己 TD-CDMA 的通信标准,在区块链我们越早的参与,越有助于在这个领域有更多的话语权,另外我们也是想能够有一些政策上的支持,对开发者或者小的创业公司来说,能够有 一些官方的支持, 可能更有利于我们国内在这块做一个探索, 国外这个领域的创业公司,现实的情况,国外有两三百家,中国不到十家,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差异。

  另外,刚才提到统一身份认证,国外也有人做这个东西,基于区块链做的话,可以保护隐私数据,实现校验过程,国外有项目,可以下来沟通。

        来源: 财新网

OKEX下载欧易下载OKX下载

okex交易平台app下载

下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