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灵:比特币不可能取代法定货币

2017-08-21 07:20:09

8月19日,周六。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在参加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时,接受了中国财富网专访。吴晓灵就当下的金融创新与监管、比特币价格高涨、货币政策取向,以及普惠金融的难点等问题,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比特币不可能取代法定货币。即使它作为一种私人货币也有致命的弱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货币本身要有一定的稳定价值,但比特币价值波动是非常大的。”面对单价已经突破4500美元的比特币,吴晓灵如此说道。

她认为,现在加密货币的一些概念比较火热,但其中很多脱离了分布式记账这样原本的运营规范,那么就存在误导公众的可能性。她对这种现象提出了预警,并且呼吁监管层加强监管。

对于未来中国货币政策的取向,吴晓灵称中国经济已进入比较平稳发展的阶段,货币政策也更应该进入到中性,而且是真正的中性。目前在去杠杆的背景之下,管住货币显得格外重要。如果不管住货币,杠杆率可能就会不断攀升。因此要想去杠杆,先要稳杠杆,稳杠杆其实就是要管住货币。

吴晓灵接受专访 中国财富网 邓浩/摄

防止利用比特币洗钱是监管重点

中国财富网:近期比特币价格持续上涨,引发不少争议。您怎样看待比特币的发展趋势?

吴晓灵: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比较成功的一个商业应用。如果作为私人货币存在,比特币有它存在的市场基础,但是也应仅限于私人货币领域当中,它不可能取代法定货币。而比特币即使作为一种私人货币也有致命的弱点——原因在于货币本身要有一定的稳定价值,但比特币价值波动是非常大的。

目前,各国监管当局不大会承认比特币作为货币的属性,基本上将它当成一种数字资产对待。对监管层而言,比特币最大的问题是,它有可能被利用来洗钱或者从事不正当交易等。现在加密货币ICO(类似于股市的IPO)的概念比较热,但其中很多脱离了分布式记账这样原本的运营规范,那么它们误导公众、发生庞氏骗局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这种现象需要引起警惕,应该呼吁对ICO进行监管。

从国际上看,目前美国就已经将ICO作为证券品种来进行监管。中国央行也已经对比特币做过相应表态(认为比特币不具备货币属性),预计还会有进一步的监管措施出台。我认为监管的重点是,要防止利用比特币进行洗钱和非法交易。

中国财富网:目前金融科技(例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发展十分迅速,对金融业态的影响不断深入。那么在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之间,应该如何取得平衡?

吴晓灵:现在类似这样的名词很多,比如金融科技、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无论怎样称呼,有两个最基本的事实必须要明确。第一,凡是从事金融业务的,不管是用传统的手段还是更先进的科技手段,必须要有金融牌照,这是要认识清楚的。第二,围绕传统金融业务,确实有很多外在的服务内容,例如数据整理、数据搜集,账户管理等,高科技手段就有了用武之地。这里就要明确,一个是传统金融服务,一个是用科技手段为传统金融提供服务,我更愿意在这种意义上使用“金融科技”这个词汇。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金融科技确实可以改造传统的金融业务,提升传统金融业务的效率。实际上,传统的金融业务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大客户。曾经有一段时期,信息技术最大的客户群就是军工和金融业。现在所说的互联网金融,从广义上来说就是所有的将互联网技术用于金融业务(的新型业态),其中包括传统的金融业务和为它服务的各种新形式。但如果互联网企业要进入到金融业务中去,那就必须按金融的规则来做。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被整顿,和这个不无关系。

总结起来就是,不管用什么词汇,只要是从事传统金融业务就必须有牌照;对那些没有进入金融业务,只是提供各种各样信息技术的服务,就不需要金融牌照,但是需要有金融监管当局适当的备案或者认可,要让监管层知道你在做什么。

不主张大银行直接做小微金融业务

中国财富网:谈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普惠金融的一个重点是希望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当然也存在难度。对金融行业和政府部门来讲,分别应该做些什么?

吴晓灵:普惠金融不仅是对于小微企业,它应该指的是,当所有人在有金融需求的时候都应该以合适的价格来获得金融服务,涵盖了贷款、存款、证券、结算、保险、理财等。普惠金融应该让全社会和金融体系接受这样的理念,那就是应该及时根据顾客的需求来提供金融服务。

小微企业由于财务不健全性,它的市场波动性比较大,所以出现融资难的问题。此外还有低收入人群面临类似的情况。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和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我不太主张大银行直接做小业务,因为成本太高。我更主张发展小微金融机构,包括社区银行,在社区之内很好地为大众服务。美国全球性和全国性的大银行就十几家,但是有八千多家社区银行,还不包括农村的金融体系。为低收入人群和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社区银行是非常重要的群体。而在中国,但凡拿到牌照的社区银行和城市银行,就想办成全国性的,这个思维必须要扭转。大银行做小业务实际是比较困难的,而中小金融机构可以很好地为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服务。

第二,培植贷款的毛细血管机构。大银行作为中小金融机构的资金批发行、账户托管行、业务辅导行,通过大小金融机构对接的方式来完善对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的服务,我觉得这样分工协作的体系更有利于完善普惠金融。

第三,对政府而言,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确实风险较高,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必须有较高的风险议价,那么政府在其中可以有所作为。对于风险比较高而又必须扶持的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政府可以提供担保基金或者对金融机构提供补偿性补贴等。此外,政府还可以办一些政策性保险业务,帮助金融机构分担风险。

中国财富网: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的征信难题比较突出,这是它们难以获得金融部门支持的一大障碍,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吴晓灵:小微企业背后更多是人在经营,因此从个人征信角度来谈比较好一些。对那些没有机会获得信用记录和贷款服务的人,应该如何建立他的信用呢?举一个南非的例子,南非小额信贷机构对个人和小企业放款之后,通常就将信用记录传给征信局,因此就有了征信记录。中国央行的征信系统也在对小贷公司等做信贷的相关记录,这样也可以积累它们的信用。

另外,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对客户行为有数据的搜集,根据客户数据,可以了解到他们有什么样的行为,他的信用风险高还是低。通过对行为数据的搜集分析后,得出客户“白名单”,并将其提供给合作的银行。银行再根据他的信用评估,建立起记录,从而可以提高信用档案等级或者很少记录的人的信用。(中国财富网 郭儒逸)

OKEX下载欧易下载OKX下载

okex交易平台app下载

下五篇